|

楼主 |
发表于 2012-4-6 09: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的成长录
本帖最后由 苏凯sukaiball 于 2012-5-20 05:41 编辑





图为2007年8岁的小东方在山东枣庄参加全国少儿赛的场景,这是他第一次参赛,两年之后,2009年在江西九江参加了中冠赛江西赛区选拔赛,11月在南昌参加了2009年度全国中冠总决赛,同年,参加了全省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
2010年5月在南昌参加全省单打赛,六一“儿童节”期间作为江西代表队队员之一在北戴河参加了全国锦标赛,暑假在福建厦门、龙岩、樟平三地度过了快乐的“门球之旅”,10月在山东滨州参加了“读者杯”全国单、双打赛,之后,在浙江雁荡山参加了“大成杯”全国邀请赛,在江西丰城矿务局参加了单打友谊赛,在珠海参加了2010年度全国中冠总决赛。
2011年5月在南昌参加全省中青赛,暑假在霸州度过美好难忘的“门球夏令营”,期间曾到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参加了友谊赛,之后到河南焦作,并随“焦作十二中”代表队一同参加在浙江宁波举行的全国少儿赛,赛后转道福建蒲田、厦门交流学习,10月在河南平顶山参加了“读者杯”全国团、单、双打门球赛,在深圳参加了2011年度中冠总决赛。同年,在江西上饶参加了全国裁判员培训班。
2012年5月在九江市永修县参加了全省中青赛。
目前,他的理想是考军校,他说打门球就如同打仗。此话也许有些道理,如集教练员与队员一身,不但要具备大兵团作战运筹帷幄的指挥才能,同时还要具备狙击手出奇制胜的绝杀本领,但理想归理想,还需努力,东方,加油!衷心祝愿你能将理想成为现实……
2010年暑假在福建厦门、龙岩、樟平三地度过快乐的“门球之旅”

2010年国庆节期间在山东滨州参加“读者杯”全国单、双打赛
在珠海参加2010年度全国中冠总决赛。


2011年10月在河南平顶山参加“读者杯”全国团、单、双打门球赛


在深圳参加2011年度中冠总决赛

2012年5月在九江市永修县参加全省中青赛
http://www.56.com/deux_90720937.swf(2009年东方10岁时在九江的视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MxODM3MTEy/v.swf(2010年东方11岁时在珠海的视频)
http://www.menqiu.com/thread-12667-1-1.html(2011年东方12岁时在深圳的视频)
转摘《门球周刊》
门球小子苏东方
门球狂人
一家三代门球人
苏东方,大家都爱叫他“小东方”,这是他在中国门球官方网站的网名。
小东方1999年出生在江西省铅山县一个文卫体之家,其曾祖父苏永正(1919年出生),语言文字教授,离休,健在;爷爷苏元兆(1942年出生),曾担任该县体委主任,现任县门协主席;奶奶,退休前是药剂师。其父苏凯(1971年出生),是该县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酷爱门球,被网上"门球狂人"戏称为"门球痴迷者",网上与狂人对语,常以"疯弟"自称;其母方国君(1976年出生),执教上饶市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
铅山县城位于全国著名旅游胜地上饶三清山、福建省武夷山武夷宫、江西省鹰潭龙虎山三地的中心地带,车程都在1个半小时左右,该县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因盛产铅而得名。铅山地名读yanshan。
在水运时代,铅山县城所在地河口镇作为一个“八省通衢”,把闽江水系、瓯江水系、钱江水系与鄱阳湖、长江进行贯通的商业重镇,也就是说,河口是赣、闽、浙、粤、鄂、豫、皖、湘八个大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
河口以纸张、茶叶之大宗集散,带来了百业之繁盛,而成为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
河口会馆云集,富商扎堆,货源充足。富足的河口先人没有浪费他们的富足,在“买不完的河口”时代,建造了现在“看不完的河口”。
河口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沙湾市”的繁荣.
到了清乾隆年间,河口进入鼎盛时期,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旧时繁华的印记和古朴的风貌,沿河古色古香的明清古街,由东而西沿信江南岸建筑,旧分一堡、二堡、三堡,全长约2.5公里,宽6米,路面用长条青、麻石铺砌而成,布满车辙。
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增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沿江码头的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 ”之盛。
河口镇既是一座商业重镇,也是一座生活的小城市。沿江的一堡到三堡是当年的商业街,街上商铺林立,如今只有一两个小店开着,当年的大商号成了卖点小烟酒的小杂货铺和早点店,更多的商号成了住家还有闲置着的。
陆路时代注定了这个镇子的没落,昔日喧闹和忙碌已经不再。但是留守着老街的老人和孩子们,似乎延续了老街的生命或者说赋予了老街新的生命,他们以老街为家,有了只属于他们的生活。
古镇北面,是闻名的九狮山,为县北门户,又称龙门。山下江水深不可测,据说从这里可以直达龙宫,故名“龙门第一关”,现镌刻在峭壁上的“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九狮第一山下的明代“天乳寺”为明代佛寺,寺边有一天然水池,上书“天乳寺”,相传为康熙手迹。它门临信江,有石阶盘曲而上,古寺修竹,树木掩映.每当傍晚,夕阳西下,山水交映,晚霞飞红,如在诗情画意中。
古镇特产很多,其全国四大柳木制品厂之一的铅山河口柳木工艺制品,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产品不变形,不开裂,质轻耐用。品种有桶盘、果盘、提篮、扇夹、茶托等,以柳木蒸笼为最著名。用朱漆金边。画有山水花鸟等,古雅美观,令人爱不释手。
竹编用光洁的薄篾片和细腻的竹丝为原料,仿照动物形态手工纺织而成。有300多个品种,制作精细,惟妙惟肖,且防虫防霉,在全国出口竹编中享有免检商品权。
绢扇铅山绢扇以本地出产的毛竹加工扇骨,以真丝绸缎做扇面。花色繁多,华丽精致。有人物仕女,也有花鸟虫鱼和书法作品,共几十个品种。融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
古镇美食有铅山烫粉、灯盏粿、韭菜饼、麻糍、冻米糕。
因小东方的爷爷、爸爸都喜好门球,东方妈妈身怀六甲时常到球场看打球,应该说小东方的胎教是聆听着门球的撞击声一路走来的。一家三代门球人令人称羡,小东方更是招人喜欢。
现小东方已有8年球龄是否准确待考,狂人2010年6月1日在北戴河全国门球锦标赛暨第十届世界门球锦标赛选拔赛上初识小东方,在海边拍下他很多嬉照。他要比爷爷、爸爸幸运,因他赶上了中国门球大发展的好时机,他的门球之路将辉煌灿烂……
爸爸眼中的儿子
记得小东方刚学走路时,就在球场上用他的小脚踢追着门球,摔跟头从来不哭,爬起来接着踢,也不觉得累。
两岁时他爷爷做了一根木头小球棒给他敲球玩,可每次要带他回家时他都是哭哭啼啼的,对球场总是依依不舍。
四岁那年,他有了自己的球棒后,兴趣更浓了,在他六岁时,我看他确实喜欢玩门球,就开始训练他的基本功, 二十个球,沿场地距边线1米左右围成一个大圈,每两球间隔4米左右,要求杆杆续击有效,如失误一杆就罚做10个俯卧撑,刚开始一圈下来罚得他连拿球杆的力气都没有了,爬在地上,没做完也做不动了,哭……,哭也没用,改压腿,左右腿轮换压,空一杆压10下,直练到他一气呵成,一杆收场为止.
他撞击的功底应该说还是蛮扎实的,练完撞击再练擦边,同样如此,他之所以现在输球有时还会流泪,大家也许能有所理解。
记得2007年我带他去山东枣庄参加全国少儿门球赛,他比赛我挂分,那时他八岁,球路只能应付前15分钟,后半场的球位就记不太住了,把我急得呀……
枣庄回来后便开始教他球路,这下可好,他比我还迷,现在,他的球路很有个性,也很刁怪,特别是擦边球、远钓球,命中率比较高,出杆还特别快,就我现在的水平很难再教他了,所以呀!那儿有比赛,我就想带他去见识、见识。就想跟他找个好老师,尽管目前国家对门球还不是很重视,但至少这不是件坏事。
他最喜欢看那个叫“顺溜”的电视了,有那么一句台词他记得最熟,好像是这么个意思:真正的神枪手不是靠练就能练出来的。对,就是这么个意思,他还常对我说:“老爸,我有时候觉得,我就是杆,杆就是我,球就是子弹,你说好玩不。”我只是笑笑。其实,我心理清楚,这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人球合一”,在他那儿只成了一句好玩的话。
他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把球棒擦拭得干干净净,有时还抱着球棒睡觉,就跟那个“顺溜”抱着枪睡一个样。
我跟他讲,你读书成绩不好就不能打球,他说;“好嘞,你放心,我为了可以去参加比赛你叫我做什么都可以。”真不敢相信他是为了打球才读书的,自从看了“顺溜”的电视我也渐渐理解他,“顺溜”为了那把枪,可以去为竹子披麻戴孝,所以我就用门球跟他谈读书的条件:每门功课85以上可以打门球,85分以下免谈。90分以上,可带他外出参赛,并奖励500元以下的实物,95分以上可奖励1000元以下的实物。
自从在枣庄荣获了“门球之星”,还得了300元的奖励之后,他对门球更加痴迷了,2008年全国少儿赛在天津市举办,赛前报了名,后来因期末考试语文只考了87分,他妈妈坚定不同意,他伤心透啦!哭得真让人心动,就是那次,张娜秘书长还在赛场上到处找他(事后得知),真是抱歉。
2009年8月全国少儿赛原定在河北廊坊举办,小东方说他这回一定能去,我也退了一步,只要语、数、英总分达到270也可,他竟然地跳叫道:“老爸,万岁!”后来因H1N1赛事取消了......
同年11月,中冠总决赛在南昌举办,省门协胡礼通主席亲自点将让小东方加入上饶师院在校大学生代表队参赛.
今年(2010年)北戴河全国锦标赛,胡主席再一次带他出去锻炼,他真的很幸运……
他的爱好实在是太多了,乒乓球、羽毛球、蓝球、滑板、溜冰、自行车、书法、电脑,每样在班上都数前茅,在同学间很有号召力,他对我说:“老爸,玩来玩去,还是门球最好玩,特别是跟你对打,脑子都快用炸掉了。”
老师是这样评价他的:上课非常认真,作业经常拖欠,逻辑思维敏捷,遇事目的明确,学习成绩不差,同学人缘极佳,尤其嘴巴特甜,只是玩心太重。
是呀,我也感到他的确很忙,根本没有时间来完成作业,现在是应试教育,作业确实不少,难怪他要拖欠,特别是英语作业,他这个学期一次也没交,他还振振有词:抄是为了记,我能记下就不用抄了,浪费时间。真叫人哭笑不得……
但愿他的学习与门球都能取得双赢!
如上文字出自苏凯,即小东方的爸爸.狂人曾专门找去过南昌的"涿州猛张飞"调研小东方,了解他的情况.见过苏氏父子的他对狂人讲了很多很长......
知子之人话东方
东方趣事(一)
讲一个故事给您听:在08年9、10月间,每天傍晚时分,他放学、我下班,我们父子俩就去门球场战两三局。每次输球他嘴巴都可吊油瓶,尤其是因为他自己失误而输的话,他甚至会伤心流泪。 记得有一次,他发挥得相当好,整场没有失误一杆,而且布局很合理,前二十五分钟几乎打得我连一杆起杆的机会都没有,结果是我以惨败而告终,我提出再来一局,他却收杆走人了,一路上嘴里不停的嘀咕着。等他蹦跳着出了大门,从围栏外绕回到球场边时,我仔细听了听,原来他一直哼着小调低声唱道:“我终于赢到老爸了……”,我当时肚子都笑痛了,特逗。近一年,他的进步相当快,现在都能和我在一起谈观点、论战术了,门球似乎可以抹平我们父子之间的代沟。
记得当时就我们父子俩去枣庄比赛,他比赛我挂分,那时他八岁,球路只能应付前15分钟,后半场的球位就记不太住了,把我急得呀。回来之后,他疯了似的,几乎天天拉着我单打,现在他的球路鬼精鬼精的。
举个例子吧:我1号球进1门、冲二门成功,落位三门前离四线1米、离三门2米不到处,他2号球留球,我3号球守二门1号位,4、5、6、7均都留球,他8号去了三门后,落在离三门不到1米,离四线2米处,我9号只好继续留球,他10号轻过一门,远撞8号成功(7米多),闪送二角接2号球(留球),续击1号,往8号附近闪出界,自球回接2号,我1号球去3号位靠四角方向,他2号球进一门,先后撞击8、10号(没两杆)与4号接力,摆放双杆,然后,稳打掉我3号,从二角闪出界,进二门打掉我1号(5米左右),闪送至8、10号附近,自球落位三门前,我3号压线,他4号过一门打1号带掉我3号……这么说吧,他的球路安排很有个性,我现在很难再教他了,有机会就想帮他找个好老师,好好教教他。
东方趣事(二)
我曾经提过这么一问: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都满分,2号球(已过三门)停在一角方向的柱边,距离柱不到10CM,1号球进三门后撞击2号,并逐次滚动上柱了,(2号球肯定是先上的),该咋判?
小东方是这样认为的:1号撞击2号,2号满分,比赛结束,白方胜。记得“林静风闲”前辈的解答是:1号球撞击2号球,2号球先撞柱,接着1号球滚动后也撞柱,是一次击球动作完成的两个任务。1、2号球满分均应有效,平分。即便是1号球员在闪击时把2号球送上柱(此时白球已25分),1号球仍然可以续击再撞柱从而使己方满分。然后进行“一门决胜”。??小东方很是不服气,非要问个究竟,硬是要给‘林’前辈打电话,当时手机一拨真就通了,搞得‘林’前辈一下子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他才10岁,太要强了,‘林’前辈告知他这样认定的依据是04规则第15页: 三. 全队满分 2. 由于先攻队员击球造成后攻队率先获得满分,待该队员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并判定胜负。 他尽管很要强,但很讲道理,明白之后也就不闹了。
东方趣事(三)
外出在九江参赛,因我执教连负三场,小东方主动请缨,接掌“帅印”,赛前他还组织大家召开了一次动员会,讲得还蛮有道理的.赛前的抽签选边(红、白方),填写队员名单都由他全权负责,填写完毕,裁判员故意跟他开玩笑逗他:你看秩序册上的教练员是你爸爸的名字,不是你的名字,你不能做教练。他一听急了,拿起笔就想改,裁判员挡住他的手说,你改不算。他拿起秩序册就跑,一边跑还一边说:“我找我干妈去,马上就回来”两位裁判一边笑一边对我说:“你这儿子太好玩了,他干妈是谁?”我也觉得太突然,整个过程他连看都没看我一眼,他可能知道这个问题我也解决不了吧。我只好告诉两位裁判,正、副总裁判长,朱筱华和丁春玲都是他干妈。她们惊叹道“他还学会走后门了,反应也太快了,简直就是小电脑。”我也感觉他太鬼精了,难怪他班上的同学都喜欢听他的。
后记:狂人和文中提到的丁春玲是当年“开封同班同学”,今年在北戴河见她与小东方在一起数天,其亲热令人称道。小东方和锤头、鸭子、狂人等亦十分亲热,难怪其父多有笔墨写真。“知子莫如父”啊,苏凯笔下的小东方原汁原味,狂人整理发表,与大家分享。
门球神童苏东方
2010年6月1日,小东方随江西省门球代表队在北戴河参加全国门球锦标赛暨第10届世界门球锦标赛选拔赛,荣获团体第15名,获得替补参赛的席位,后因澳大利亚参赛队未满额,江西队获得了进军世锦赛可贵的一票,后因南昌大学出资派队代表江西出征,小东方因故无缘世锦赛。在北戴河期间,《门球之苑》负责人特邀小东方作为种子选手之一加盟滨州挑战赛。回家之后,小东方将此消息告知了他父亲,他父亲当时心里既高兴又担心,担心的是怕到时会让人看笑话。再者,或多或少总得对得起观众吧!而就小东方当时的情形分析:一、缺乏大赛经验;二、球路安排过于自信,见球就想打;三、闪带球技术不过关。当时他父亲是这么个观点:大赛经验需靠自身积累,自信也不一定是坏事,而最难办的是闪带技术,这时想到了闪带高手厦门唐老鸭(唐心辉)球友,马上电话连线敲定,闪带技术的提高就由他鸭子伯伯负责,临阵磨枪吧,故有了一家三口暑假赴厦门陪同小东方拜师学艺。
话说滨州,2010年10月1日下午,由山东省滨州市体育总会、老年体协、门球协会等共同举办的“读者杯”门球挑战赛在滨州市老干活动中心门球场隆重开幕。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赛事。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75名球员参加了单双打比赛,其中单打135人,双打75队,相当于211支球队参加比赛,是迄今为止参赛规模最大的一次单、双打门球赛事。每天每片场地要进行19场比赛,从早晨7:00到下午18:00,中间不休息,全天共进行152场比赛,赛程时间为5天,分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
10月1日,在举国上下欢庆国庆的日子,大赛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式,中国门球协会主席赵化娟、秘书长古桥、滨州市市委副书记孙孺生、滨州市副市长崔娅妮、SIZE传媒总裁杨箐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这次赛事。除了规模大、规格高,还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高手云集。参赛选手中有30多位在历届全国大赛上获得过冠亚军的名将。
2、参赛不受年龄限制。参赛选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1岁。
3、中青年选手多。由于比赛安排在十一大假期间,为上班族提供了参赛机会,所以吸引了许多年轻选手前来参赛,约占参赛人数的半数以上。
4、选手参赛机会多。为了给选手更多的参赛机会,比赛在编排时保证每个球员不少于5场球,每组有接近3名球员进入决赛,并在关键场次实行了上下半场制。
5、人气较旺。这次比赛的消息于2010年6月中旬在中国门球协会官方网站公布后,至月底,网上报名人数已经爆满,然而全国各地的报名依然纷至沓来。组委会一边发布报名截止的消息,一边压缩山东省内的参赛人数来满足外省市球员参赛的要求。但到了比赛报道时间,还是有近20位候补参赛球员前来候场。
6、限双探索。在限双问题上,这次比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即不限制次数,而是保留了球门双杆,取消了撞击球双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便于记忆和执裁。
另外,正式比赛之前,大赛特邀徐卫国、刘宗宗、刘长春、蒋宝明、甄小卯、焦兰贵、苏东方、唐心辉8名种子选手在赛前进行了技术和实战表演。
小东方此次滨州之行,表现相当完美,以小组第三身份出线的小东方进入淘汰赛后,越战越勇。在64进32时,他就是靠远距离用己方球闪带对方球成功,术名曰:“牺牲打”,反败为胜(在二门附近用自球闪带四角处的对方王球成功,距离约15米),在32进16时,他更是把闪带技术演绎的出神入化,硬是没给对方出杆的机会,而这些都应归功于唐心辉教练的精心传授。
小东方在16进8时巧遇常胜将军徐卫国,尽管结果负于徐帅,但小东方在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一直到终场都未气馁,在比赛还剩三分多钟,5号球(徐帅执红)在二门附近的边线击中6号球后,就近闪出,为阻止6号球去为一角处压线的8号球接力,并就近设置了障碍,此时只见小东方一转身,毫不犹豫的一招金钩倒挂,只见6号球越过5号球的头顶正好落位在8号球前,很富有戏剧性,徐帅不由的笑道:“小东方,你还真够厉害的!”有观众鼓掌道:“此招可取名为‘东方跳’”。为这一跳,徐帅赛后还送给小东方一支球杆,以作留念。
10月8日,小东方从滨州回到学校,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他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语文单元测验,他考出了94.5的高分,除了作文扣分外,基础知识接近满分。
门球小子苏东方,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痴迷门球的少儿,让我们结识了一个酷爱门球的家庭。是门球让苏东方由一个普通的少儿变成 “名人”;是门球让苏东方走上了一条门球发展之路。让我们共同期待和祝福我们的门球小子学业与门球均获佳绩、双获丰收!
(后记:本文整理发表时,疯子苏凯和球痴鸭子从珠海给狂人打来电话:小东方、小峰加盟的厦门旭初队获2010中冠赛冠军!发奖式正在进行......真得,狂人能感觉出苏凯心情的激动,仿佛看到他那幸福的热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