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四 于 2014-6-2 18:56 编辑
写给绵竹门球人的话
最近,从毗邻的绵竹市不断传来门球人的好信息,让我兴奋之余,更多了一些思考。 还在5年前,我曾对德阳地区各县市的门球做过一次系列报道和评价,记得写绵竹门球的那篇短文叫《绵竹门球印象》。 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以绵竹市政府的名义连续举办几届梨花节门球邀请赛,一届比一届办得好(除了四川,还有外省的球队),影响大,成为绵竹乃至四川门球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二、抓住512地震后重建的机遇,一次性新修两个4连片共8个门球场,其中一个4连片是江苏援建的人造草坪球场,这在当时的四川乃至全国仅有。 后来因门协主要领导接替上一度出现了断档,绵竹门球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此时,绵竹门协大胆启用新人,推举郭长英(网名郭兰英)任代理主席,负责全面工作。 门球有赛则兴,无赛则衰。小郭和门协有关同志主动走访市里有关部门,向他们宣传门球,争取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走访和宣传有了回音,总工会、妇联等部门都有了实际行动。冠以这些部门名义的赛事开展起来了。 争取企业和社会赞助小有斩获,赛事的种类多起来了。 绵竹门球人中能歌善舞者不少,门球和文艺向来走的很近。他们把门球的触角延伸到娱乐界,主动向舞伴、歌友宣传门球,展示快乐门球的境界,把门球与唱歌、跳舞沟通,让门球与歌舞结缘。谁也没有想到,此类工作竟有了奇效。短短的时间,他们就在歌友舞伴中发展了一大批新门球队员。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批新球员对门球的领悟如此之快。门协的王凯丽(网名红雪莲)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绵竹门球最近的变化,让我对当今中国门球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地方门协的工作思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一、 政府搭台,门协唱戏,是门球健康发展的道路。搭台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应负的责任。协会唱戏是社会的合理分工。各司其责,各尽责任。但各方能否不缺位、不错位、不空位,尽职尽责,全靠各方的工作实效。门协一定要定好自己的位,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争取到政府的支持,演好戏,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二、 社会、企业赞助是应该的,但不做工作,赞助不会自己来,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三、 门球最大的难题是发展门球人口。绵竹的经验提示我们,把门球搞红火了,就有了吸引力。门协除了多搞赛事,还要搞“多种经营”,让门球活起来,门协的凝聚力强起来,就会吸纳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