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八件事儿
2024年的“十一”期间,有几件事儿值得一记,捋了一下,八件。
1 9月29日,昔日的涿州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法文兄请客,邀请了13人参加,都到了,理由只有一个,是和写了文章的作者一起坐一坐。具体人员就不说了,在今年出版的一本书里,这13篇文章及作者的名字将会在列。我不禁想起了过去有个西方人请客,请了13人,到了12人,有人以《最后的晚餐》为题,画下了这一事件。《最后的晚餐》是宗教题材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极为精细,因此被誉为文艺复兴之先河。
2 10月1日,涿州一个叫“真不同”的地方,刘玉明兄经过一场手术后,康复痊愈了,能抽烟喝酒了。想大家了呗,让三清张罗了几个人一起坐坐。我记得,2023年的12月27日,也是在这个地方,以犒劳那些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12.26”活动而忙活的有关人员摆了一桌。那一次,我记住了刘玉明兄,记住了真不同的特色---烧饼,真的挺好吃。
3 10月2日,在涿州城里的一家以自由搏击为主的俱乐部的旁边,有人请到了几位在一起聚一聚,张罗人是《三青之声工作室》的前身的前身《教育百科》的张俊成、赵炳涛。餐后,我还独自到这家俱乐部踩了盘子,待相关文章发表后即可跟进之。
4 10月3日,趁着在石家庄上高中的孙子放假在涿之际,一家子人一起坐一坐,八个人,吃火锅,每人一个锅。计有:我夫妇老俩,亲家夫妇老俩,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得知:孙子的学校本计划放三天假,可学生们不干,投诉有关部门,学校只得按照国家放假规定办事了。
5 放假期间,收到了刘鹏举送到我家里的三本书,是关于他的家乡涞水县的红色革命史的,粗看一遍后觉得很解渴,又觉得有些话想说。以至于我想写一本小册子《涿县列传》,趁着热乎劲儿还把《序》写完了。在自己过去掌握的资料前提下,再通过浏览这几本书,把房涞涿、涞涿、涿固新、涿良宛、大涿县的事儿捋一捋,写出点东西,弥补涿州正史之不足。
6 我把《三青之声工作室》的一本书于9月30日通过中国邮政寄到了齐齐哈尔,老朋友10月4日收到了,粗看以后,有一段文字发过来了,我觉得他还会写几段。心有灵犀一点通,写书的上瘾,出的书到了知音那里一定会有共鸣的。说一句吧:三青之声工作室的工作已经作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了。弄句广告词儿:冀风吹到黑土地。
7 10月4日晚,刘鹏举又来串门,送来一套邮购的中山装,我试了,挺合身,很喜欢。这是他和我老伴几天前一起定的。说实话,我活到七十岁了,还没有自己的一套像样子的中山装,这次有了。一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鹏举的影响(他多年来一般就是一身中山装),二是受传统文化的研学所致,孙中山先生的贡献很多,觉得最少有三件:一是推翻帝制,走向共和;二是三民主义,创建国民党;三是自创中山装并身体力行。在我的印象里,毛主席、邓小平、李先念等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正装都是中山装。建国后的周总理,除了出国的一些场合外,平时总是中山装。关于中山装,我以后会写一篇专文,以后的一些场合,咱也着中山装了。至于西服领带之类的,基本就可以说拜拜了。
8 “十一”假期过后,我将到雄安,在那里,有很多事儿要做。当然,会经常回来,两边儿都照看着,也会经常到涿州的基地(西戴河)。
此篇,完稿于河北涿州西戴河(2024.10.5 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