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顽强的活着
世间任何生灵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周期,这段日子,我对此有了深刻体会。
本来在城里住,也有自己的楼。却偏要跑到一个叫西里池的地方,要践行村里有家,觉得不过瘾,还把那个地方叫作了西戴河,不是一般的说说,是注册了的。
我第一次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发现院子里有一只狗,白色的,也就是一只土狗。问及名字,主人回答“是今年春节期间跑来的,不知原来有无名字,我们叫它小白”。后来还得知,这是一条母狗,怀小狗了。
后来我去的时候,主人告诉我,小白不住狗笼子了,它在后面的果园角落里自己掏了一个洞,那里是它自己搭建的别墅或者叫产房。
终于有一天,主人告诉我,小白生了,看不清几只,好像有四五只的样子。
再后来,小宝宝们睁开眼了,可以溜达出洞了。我特意去看,是六只。5只黑色的,1只黄色的。
因为有了六只满院子跑的小生灵,我对小白的称呼变成了老白。
有一天,我发现少了一只,主人告诉我,送人了,有人收养了一只。
院子里搞了几天活动,是由外地人在涿州发展的东北齐齐哈尔的,家里添丁进口,大喜。老家来了很多人,住了几日。他们走后,我发现又少了两只,听说是来的小朋友抱走了。
剩下的三只,长的不一样。有一只黑色的,四只脚略有黄色,主人特喜爱,常有小灶犒劳,因而长得壮实。我在屋里电脑上忙活时,它有时会悄悄的进来,舔我没穿袜子的脚趾头......
也就是在这些小生灵们满院子跑的时候,我见过和做过四件事:
一次我们吃饭,炖了一条鱼。吃饭的时候,它们就围了过来。一个大鱼头,还是挺香的,我的一个朋友最喜欢吃鱼头,但这次把鱼头扔给了老白。院子里是铺着人造草坪的,很干净。老白把鱼头叼到一边,几个小狗也围拢过去,欢快地摇着狗尾巴,是想分一杯羹。老白恼怒了,呲牙咧嘴很凶的样子,在我看来,甚至很过分,把他的孩子都逼退,甚至不惜嘴腿并用,几只可怜的小生灵只有老老实实地退后。后来我发现,那个大鱼头竟然被老白吃的一点不剩,连个鱼刺也没有留下。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狗这个东西,只管自己吃饱,不允许别的抢食。
有一次,我从城里回院,带了一小袋骨头。他们一群围过来,我把袋子扔到院子里的草坪上,老白又一次上演过去的一幕,霸占住袋子,不允许那三个孩子靠近。我看不下去,把袋子踢开,让小狗子也都叼一块。
第三次,我有经验了,把骨头洒落在草坪地上,每只都可以享用。
我小时候,养过鸽子,很喜欢看鸽子飞回自家的屋顶,把胃里的粮食里吐出来。我把粮食收集起来,等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再喂它们。小兔小鸽,一月一窝。我小时候养兔子、养鸽子,自己家里很少食用。拿到集市上换钱,交学费买书,我还订过报纸,叫《中国少年报》。
第四次,大约是十多天前,去后我把袋子里的东西散落到院子里的草坪上,四个生灵各自享用。
8月29日晚,我又到了大院,没听到狗子们的叫声,也没有跑过来的膝下缠绕,我以为是让人抱养走了。第二天询问才知,三只小狗死了。是因为处于翻肠期,拉稀,死掉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老白前几次吃独食不让它的孩子们靠近的缘由。我误会它了,它的用意是保护孩子。护犊子的另一种表现。现今的老白,独守大院子,顽强的活着。六只它生下的曾经的生灵,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回来时,我去开大门,老白跑出院子,不肯回院。我是把它哄(轰)回了院里后才骑车离开。
因为此次到西戴河是突击写东西,待任务完成后回城。回来的路上,我想着要写下点东西。
于是,此文乃成。 (刘会军 2024.8.31涿州)
13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