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门球狂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43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追忆记者陈瑞贤

热度 2已有 61 次阅读2024-8-17 07:42

追忆记者陈瑞贤

三清写了他的同行,一篇《陈瑞贤:四十载的不了情》看后勾起我的很多回忆。
我认识陈记者,见面称呼陈老兄,过去有过交集。但不像三清那样,把人家家里有几窝耗子的事儿也掰扯出来。
我在职的时候,陈老兄曾到二康找过我,也算是采访吧。随后他写出了一篇文章,还发表在某刊物上。待到我2019年出版一本《中国门球风云录》时,还录用了陈瑞贤写的《“门球狂人”刘会军》一文。
陈兄是涞水(紫石口)人,长我几岁,曾是《今日涿州》编辑部主任,挺能写的。在我的印象里,他比记者张三清出名要早,能写且文采和知名度也高。不修边幅,穿着打扮不太讲究,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满涿州城溜达,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的文章在当时的《涿州报》上几乎每天都有,后来,这份报纸被取消了。
陈兄和涿州牙医李荣贤、李明俊、李先进,都有些渊源,这事儿我还第一次听说,三清门儿清,说明术业有专攻。
陈兄会跳舞,我是知道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涿州兴起跳舞热,工人文化宫、物探局南院二楼、铝厂工人俱乐部、地质局礼堂,老招待所院内等地都有舞场,我那时只要到舞池,大都能看到陈兄的身影。他不光是会跳,还会教,身边美女如云。他的舞姿并不漂亮,花样也就那么有数的几招,但他平易近人,肯教愿教,很多女士从他那里就学会了。当然,像我一样的很多男士也就看会了。没看会的也有,比如三清,守着这么好的老师就没有学会交谊舞,这叫什么?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三清学不会,怪不得陈瑞贤兄,怪三清自己,其实,老话儿早就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说。没学会交谊舞,但突破了陈兄的耍笔杆子高度。当今的三清老而弥坚,写写划划的水平不逊于当年的报社才子陈兄了。
三清在文章中提起了一桩往事,说的是我熟悉的涿州第二任文联主席史简在1984年出任涿县县委宣传部任副部长兼涿县广播局局长后,受时任县委书记张春福同志要求,找一批有点文化的年轻人调到相关岗位使用。张三清、陈瑞贤、梁惠民、刘鹏举等一批人就是那个时候从基层先后被选调上来的。
因为特殊的年代,陈兄没有上大学,但他报考了高自考大专班。过来人都知道,高自考是非常难的,陈兄边工作边自考,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拿下了大专文凭。
考博士,是最难的。可涿州人李保田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下,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七十岁之前拿下博士学位”,去年,听说他拿下了博士学位。这在涿州,算是一大新闻。
三清有段话,说他和陈瑞贤“共事几十年,觉得在他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一是他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二是他与世无争默默奉献;三是他为人坦诚,没有尔虞我诈;四是他勤奋好学,认真钻研;五是他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六是他甘当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就是这六种精神,陈瑞贤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陈瑞贤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奋进”。
(刘会军2024.8.17于涿州)

路过

雷人
2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海兰 2024-8-17 11:48
为老师的追忆记者陈瑞贤好文章点赞!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9 15: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