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树林成峰一老兵
读了张三清在《三青之声工作室》发表的《王树林(林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觉得有话说。
1、他的名字耐思量。他叫王树林,重名率极高。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林峰,至于为啥这么叫,我曾当面问过他,他的回答是“就是个笔名”,没有过多解释。他是涿州新闻摄影领域的一位老兵,著有林峰摄影集,一些珍贵的历史老照片收录其中。
2、为了探索这本集子以及作者本人,几年前我在关帝庙走访老街坊期间,曾到一位老太太家里走访,她给我拿出了林峰的摄影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林峰原名叫王树林。到过他在双塔边上的小区,在航校附近的一个小区里见到过他。当时他已瘫痪在床,由亲戚照料,他告诉我说,他保存的一些影像资料和书籍在地下室都被水泡了,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资料了。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其见面。
3、在互联网高度发达、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今,人人都是摄影家。过去,照相洗相片是个技术活儿,120机子、135机子、傻瓜相机等都曾风靡一时。有建树的不多,有价值的资料很难追寻。林峰应该是不多的成功者之一。
4、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千年的文字会说话,这些个民间老词儿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名人名家工作室,也就是文化工作间,有挑头的,有跟着做的,构成了现今社会的一种趋势。文化自信不是说说,而是要作。唯有文化,是可以做出很多文章的。地球上唯一的文化没有割裂的国家是中国,中国理应在文化领域做出很多事情。
5、关于重名和笔名,最近捋了一下,发现很普及了,比如鲁迅叫周树人;涿州的一位摄影师姓刘,叫鲁源;某姓李的老兄叫大河奔流,姓陈的老哥叫大树平川......王树林为啥叫林峰,其实没必要深究了。
6、“因为王树林在宣传部门待了几十年,涿州几十年的大小活动他都用照相机记下了这精彩瞬间。可以说这些精彩的瞬间都是历史的记忆,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这就是王树林一生对涿州做出的卓越贡献。”三清的这段话概括得挺好,林峰是涿州新闻摄影领域的一位老兵。
刘会军 2024.8.15于涿州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9 20: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