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门球狂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43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涿州农村民风民俗见闻

热度 2已有 121 次阅读2024-2-14 21:00

涿州农村民风民俗见闻

文 刘会军

2024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五。上午,我应邀与索文、张三清夫妇上了瞿坤的自驾车,另一辆车是马洪文和李振寅。
车子出城,一直向东北,到了义和庄镇陶营。在这个村里,有一年一度的高跷会。
姜水、冯淑英夫妇老家是该村,因为都在城里工作,一年中回老家的机会极为有限。此次恰逢在老家过年,他们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放假回家,赶上村里正月初五有会,他夫妇二人邀请城里几位朋友来村里观光。

陶营村姜水唱曲,姜水唱曲在陶营村街头


今年春节前后,我因身体原因,呆在家里的时间多,很少出门。有数的仅有三次出城
1、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坐瞿坤的自驾车,到了涿州刁窝镇万全庄,参加了年货大集。这是当地2023年“731大水”的重灾区,灾后习总书记到过的地方。回来后当天写下了一篇文章《龙行龘龘》。
2、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和张三清夫妇一起,坐他外甥开的自驾车,到了涿州松林店镇韩村,去看了庙会和那里举办的“村晚”。回来后写下了一篇《村晚》。
3、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五,坐瞿坤的自驾车,到了涿州义和庄镇陶营村,看了那里举办的高跷会。还凑热闹参加了一次涿州农村的搭棚席,回来后完成本文《涿州农村民风民俗见闻》。
我们今天搭伙去陶营的人,依照年龄依次是:
原涿县县委副书记、退休干部李振寅同志,原驻涿矿山局塑料厂厂长、退休干部索文同志,原二康医院退休干部刘会军、涿州著名记者张三清夫妇、原涿洲中学退休干部马洪文、涿洲原政协委员、企业家瞿坤,我们这一方面团队一行七人都是涿州众星三青写作团的成员。

左起:马洪文 索文 刘会军 李振寅 张三清 瞿坤 祁金华 孙杰 姜水


该村的高跷会历史悠久,是非遗项目,今天有三十余人的展演。在村里巡演,共摆了三个展演场地。各演出点观看者都有数百人之众,村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欣赏了高跷会的表演。

各种高跷动作引来观众惊叹阵阵

在村里巡回展演后,参加演出人员回到该村高跷会会长陈树堂的家,大家合影留念。陈会长家搭起大棚、请来一条龙专业队伍,邀请大家共同聚餐。

见证陶营村高跷会全家福

此行,获知很多新的见闻。
1、陶营村高跷会,会长陈树堂,属大龙,今年是他的本命年,72岁了。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是高跷会成员。他的儿子陈超,41岁。是现任非遗传承人。该村的高跷会非遗名号名不虚传。

右二为陈树堂,左二为他的儿子陈超,左一右一为陈会长的两个女儿


2、瞿坤昨天还在河北唐山观看那里举办的文体活动,他是自己开车过去的,他还在唐山南湖公园广场龙行龘龘,尽兴舞龙;今天他到了陶营村,车子后备箱里的几条龙又腾飞了起来。尤其是他还不嫌事大,告知了他的舞龙好友周淑芬、陈静,这两位可真的是不含糊,从涿州城里骑自行车赶到陶营,出手不凡,给展演大会带来了喜庆。这三人的舞龙项目因今天有五级左右的春风,抛龙、盘龙等环节发挥的不够理想,但情绪饱满,围观的村民们给予了热情的掌声。

陶屯人舞在陶营村  向着舞龙大师级迈进的属龙的人---涿人瞿坤 

3、就餐环节,村里一位七旬左右的长者齐鹏,给我们演唱了一首多年前的涿州歌曲。和我领座的李振寅老哥坐不住了,嘱咐人去车里拿来一本他著的一本书相赠并合影留念。这首歌是五十多年前李振寅作词,某作曲家配曲的涿州的歌,我记住他唱的有“巍巍双塔和拒马河”等。

齐鹏、李振寅


4、与我们同行的一位姜水老师的同学孙杰,他也是从城里来的,在展演中他对有两位腿上绑着高跷(略低些)的小朋友(学龄前)每人发了个大红包。据同行的马洪文老师告诉我:他还在职、他的夫人在涿州城里建设路开了一家幼儿园。经询问得知,他们家开的幼儿园离我住的地方很近,已经开了三十年了,据说经营情况还不错。

高跷会的后来人


5、“不管有钱没钱,要干好咱自家的事儿”,这是本次高跷会最忙碌的陶营村高跷会陈树堂会长给我们敬酒时说的话。我记住了,同坐的人们也记住了。他是一位农民,看上去很朴实,腿脚不利索。听说他家去年卖了一百多头猪。今年猪肉价格普遍不高,估计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比村里的一般人家要富裕不少。陶营村,距离北京大兴区和房山、丰台都很近。地处京雄高速和永定河边,离金门闸很近,2023年发大水该村以及所在的义和庄镇没受影响。

6、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都应该给予尊重。风景这边独好,我们一行中的代表李振寅等把书法家张秉忠的墨宝献予陶营村。


7、陶营村高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亲和力,是作为地域内群众认同的文化符号。他们村的高跷成长于一定的民俗空间,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它的高跷动作、绝活儿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民情风俗,提供了最生动、最形象的资料。可以说,该村高跷带有浓烈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和时代色彩,是一幅鲜活的民俗风情画。
8、每个演出场地临结束时,踩高跷的人们围成一圈,在鼓乐声中载歌载舞,年龄大的七八个人在中央围成一圈,吟唱着曲目。我在现场没有听明白,回来后询问队中的长者。他用手机让我看了他们演唱的曲目歌词,竟然有几十首之多,歌词大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内容。受益了,受益匪浅。
9、陶营村高跷会队伍,以三、四十岁的居多。演出最年长者,已六十岁了,一般走走场还可以,高难度的动作就不敢做了。据我调查,最年长者八十岁,最年轻的三十岁左右。后继乏人的状况存在。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有两位学龄前小朋友,腿上绑了高跷,跟着队伍走。有点摸样了,看到了该村高跷未来的希望。
10、今年春节,三次出城,三次呼吸新鲜的农村的空气,感到很舒畅。三次归来后犹如到过了三次巴马,心旷神怡。“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是河北文旅说的。到河北看些啥?名胜古迹,美丽乡村,比如我到过的万全庄、韩村、陶营,就很值得一看。

注:文中所有照片均为记者张三清提供

(刘会军 2024.2.14 农历正月初五 于涿州)

路过

鸡蛋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输赢一笑 2024-2-16 11:53
涿州农村民风民俗见闻精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4-5-4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