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鼓与呼
记者张三清在《聊聊在外打拼的涿州人》中以《张宪民:大学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写了一篇短文,姜水老师以《记述人物,情在家国》也写了一篇。我是刚刚看到的,也由此又知道了一位在外的涿州人,甚觉欣慰。
今天是9月18日,一个很铭感的日子。我起早刚完成了一篇文章,想再睡个回笼觉。翻看手机看到三清的文章链接,一口气读完。灵感来了,要写一篇《鼓与呼》。
刘邦当年还乡时,和一帮老家的老少乡亲们喝着小酒击筑而歌,来了三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这首歌(也可以说是诗)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诗,一般都有四句,但,刘邦不受这个约束,就来了三句,留下了千古之谜。和刘邦同时期的项羽还是比较讲规矩的,他留下的《垓下歌》就是四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其实,比他俩还早的战国时期的荆轲《易水歌》只有两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如上三首,我喜欢刘邦三句而成的大凤歌。自成一体,貌似不讲规矩,其实有自己的风骨。
比我小十岁的涿州人张宪民和比我小两岁的张三清,就是本文要说的人。
张宪民,男,1964年出生,河北涿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软件版权4项,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一大堆头衔。
张三清,男,67岁,河北涿州人,玩了一辈子文字,是“无冕之王”。目前,他另辟蹊径,开始撰写在外打拼的涿州人,这是一项创举,貌似什么人都能做,我知道也有人曾做过了一些。但,以一己之力,计划之大、范围之广,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完全可以用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张八”可拿下。
有自己的思想,才会有自己的发明。如果都照搬照抄,就不会有创新和发明以及进步。中国人多年来习惯了墨守常规,发明创造的事儿做的少,模仿和仿制运用的挺溜。张宪民、张三清属于创新一族,是值得有《大风歌》的境遇的。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岁次已亥,有个当官的叫龚自珍辞官返乡途中,感于清朝朝廷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了一首《己亥杂诗》,是这样的: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只要能为社会做出有益的事,就是好的。
涿州人张宪民,搞发明创造,有成就,我们为其鼓之。
涿州人张三清,搞挖掘宣传,有成绩,我们为其呼之。
看了张三清、姜水写张宪民,好事啊,我们为其鼓与呼。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3-9-22 2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