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门球狂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43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门球文明(七)

热度 11已有 533 次阅读2011-10-20 19:48

 

   在人民公社时代,社员对生产队种植品种、经营方式等意见很大,在当时的体制下,好的意见建议,得不到采纳是肯定的。当然,群众意见中,也有些落后的、错误的。实行联产承包以后,各人按各人的 思想决定自己的种植计划,这就显出优劣了。我村有位“二大爷”,认为自己是种地的行家里手,根本不相信新品种的优势,他认为杂交玉米能增产,是水肥条件的改善,不是种子的作用,老品种有这样的水肥条件,不仅同样会高产,而且品质好,多卖钱。于是,承包后,他就决定,他的玉米全种“白马牙”(被淘汰的老品种),杂交一棵不种,且当众作了挑战性的宣布 。秋后,别人的“杂交”亩产千斤,他的“白马牙”不足400斤,这下他彻底服了。

   由此,我想到了门球比赛,你看,场上经常出现你说东,他说西,七嘴八舌,也不知谁说的对,让击球员无所适从的局面。到底谁说的对呢?由于各种意见,并不能完全当场被实践验证。所以,结果就是“自己都认为自己说的对”。当然,其中肯定有不少“二大爷”的自以为是的意见。这还只是指挥层面的问题。在技术层面上,问题更多。“我这杆球没有打好,是因为接应球不到位”,“我接应不到位,是因为有风,是场地不平,球才走偏的”,或“我是想让他奔二门,没想让他奔三门”,“我的意思是进门后再打它,教练非让我直接打,结果分也没得到,球也没打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啥都可以承认,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基本功差。既然“不差”,当然也就没有提高的愿望,缺乏苦练的动力。结果是苦练技术的不多,整天责怪、埋怨别人的不少,以至技术水平总在低层次上徘徊。由于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很多人认识上的偏差,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技、战术水平,高估自己,低估别人又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也是场上责怪、埋怨远远多于包容、谅解,造成球场不和谐的深层次的原因。这是多数球场的现状。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单打是良方。让他自己“承包”,一切个人说算,打上几场,看结果如何,自己到底是技术高超、善于指挥的徐卫国呢,还是个保守落后的“二大爷”。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多“遛”上几趟,让他自己的指挥能力、技术水平,在实战中接受检验,再不谦虚的人,也能给自己的实际水平“定位”了。 所以,单打才见真功夫,单打是台秤,能准确称出自己有多重。此方能消除互相责怪、互不信任,构建和谐球场。能增强苦练基本功的动力,有利于门球技、战术的整体提高。

   提倡单打,并不是要否定现在的行五人团体打法,更不是要取而代之,现阶段也只是倡导。再说,单打也符合规则的要求。当前,有些地方单打比赛难以开展,除了习惯的作用、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外,主要是那里的领导还没有提高技、战术水平的迫切感,其中少数地方也可能是“南郭先生”式的人物在说算。这就像如果“四人帮”不倒台,不会有联产承包、“凡是派”思想不清除,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道理一样。

                  [探索] 欲知己多重,请用单打“称”   (军旗)


路过

雷人
8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银猴一郎 2011-10-20 23:29
很有见解,单打是个试金石!可是有谁来办呢?
回复 盐铁纤夫 2011-10-21 08:03
狂人老师点中了穴位。真希望我们的门协领导能改改思路。
回复 小黑羊 2011-10-21 09:21
  
回复 敕勒川人 2011-10-21 22:43
版主一言中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5 08: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