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古桥讲稿整理)
完善协会分支机构的组织建设,赋予各分支机构相应的工作职能,切实发挥其实际作用。
一是发挥好协会裁判委员会监督、管理裁判队伍的作用。
为适应新时期门球竞赛工作的需要,裁判委员会要制定相关的工作办法和自律规定,对全国裁判员队伍实行有效管理。对年岁已高,年满65岁的裁判员,经会员单位推荐,采取颁发荣誉证书的方式分批退离二线,将多年不参加裁判工作和有违犯全国体育竞赛裁判管理规定的人员纳入考察名单,重点培养中坚力量,争取用4年时间培养出能从事国际门球竞赛活动的外向型裁判员、技术骨干和第二梯队骨干。
在2010年我国24名国际裁判审核的基础上,根据《门球裁判员管理办法》,分阶段选拔和组织好国家级门球晋升国际级门球裁判员的考试,争取用4年时间使中国的国际门球裁判队伍达到日本和韩国的水平(日本国际裁判有165人、韩国160人)。建立以奇数年为国家级裁判员考试年制度和完善裁判员考试、管理、任用体系。
二是加强门球项目的科学研究。
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要重视门球项目的理论研究,提高门球技术创新意识,争取大专院校、体育院校的科研力量,为门球运动的发展做好科研服务工作。
善于发现、总结和把握门球运动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健康、积极、先进的文化意义,以体现门球项目愉悦身心、强健体魄、促进交流的文化价值,积极推进赛场文明风气建设,严肃赛风赛纪,杜绝赛场陋习,提升门球形象,创建和谐赛场。
规范门球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方式,实施《门球教练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规范门球教练员等级评定标准,大力开展门球社会体育指导等级培训标准,加快门球教练员资格培训进度,为实现门球技术传帮带发挥作用,建立偶数年为国家级教练员考试年制度。
三是做好宣传和市场推广工作。
协会宣传和市场推广委员会要围绕门球发展的需要,为门球项目的普及与提高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相关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和工作便利。
大力宣传门球运动在强身健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贡献,宣传各级政府对门球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宣传门球界的先进典型和各级门球协会的建设成果,在2007年表彰工作的基础上,每4年进行一次全面表彰先进工作,建立完善的表彰机制和办法,形成传统。
发挥好协会机关刊物的宣传主导作用,鼓励门球专业媒体围绕协会工作规划的内容开展专题研讨、有奖征文、知识竞赛、摄影图片展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播门球文化,宣传门球知识,提高门球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鼓励相关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门球专业杂志、报纸、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工作,鼓励不同的媒体办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多出好作品,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成为健康舆论的传播者和门球人的良师益友。
加强中国门球协会官方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收集社会信息,听取网友意见。严格按照《官方网站“网友论坛”管理(暂行)规定》开展网上论坛活动,使网络真正成为广大门球人沟通信息的场所、学习知识的课堂、开展研讨的平台、与协会联络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