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5
观察与思考
撰文 门球狂人
大凡体育项目,有赛则兴,成熟的运动项目如此,还不够成熟的门球项目亦如此。
门球引进中国三十余年了,盘点一下全国性质的门球赛事活动,做一个观察与思考,很有必要。
一、全国老年赛
这项赛事源于1986年,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举办。当时,这是第一次举办全国门球赛,后延续至今,已经有了33年的历史,河北体育师范大学教授李洪斌为首届全国门球赛裁判长,我们将该项赛事称之为中国第一赛并不为过。
该项赛事是中国门协的全国老年赛,因为中国门协和中国老年体协各自方面的原因,全国老年赛一直有两个体系。中国老年体协近几年开放办赛思路,每年安排有几次赛事交流活动,其特有的不收取报名费,其“上边拨一点,主办方筹措一点,赞助协办方找一点”的办赛思路是对路子的,淡化锦标,重在参与和快乐的办赛理念也深受基层欢迎。中国门协继承该项赛事,多年来一直保留这个属于老年朋友交流的平台,但办赛路子和理念不及老体协体系。
希望该项赛事能够坚持办下去,办出特色。门球适合老年人,但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面临已经到来的社会老龄化和老年人口占据门球人口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中国门球协会应该有所作为。
二、中国门球冠军赛
源于2005年,时任第四届中国门协秘书长的张娜和原广袤时空总经理周世民是该项赛事的创始人。至今,该项赛事活动历时13年了,今年年底在山西大同阳高基地举办第14次全国赛事。该项赛事活动是全国最有影响的赛事,每年的中冠赛吸引着由各省市区以及行业体协选拔上来的优秀队伍。
目前,该项赛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的选拔赛有的不够落实,或者说参加热情不如以前,有的省市区干脆就没有经过选拔赛,这和创办该项赛事的初衷和顶层设计以及各级协会的影响力下降有关系。此外,参赛人员的年龄下限要有一个界定,队伍的组成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要求等方面还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中冠赛历时十余年了,现在遇到了发展瓶颈,主办单位中国门协的压力不轻啊。
三、中国门球锦标赛
原来的名字叫全国中青赛,后易名至今。应该说,该项赛事是全国门球运动最高水平的赛事,将其办成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赛事,便于组队参加世锦赛、亚锦赛以及重大国际间交流是最有可能的。
该项赛事需要重点研究,本人以为该项赛事原汁原味的采用国际规则和惯有场地,在国内保留一个与国际交流的平台很有必要。
四、门球王争霸赛
源于2006年云南弥勒,到第十届重返弥勒,历时十年,中间2009年停办了一年,2014年举办了两届,这项赛事由原门球之苑郑炜创办,从云南弥勒起步,湖南张家界、重庆江津、陕西富平、山东东营、河南卢氏、重庆江津、山西绛县,再回到云南弥勒,十届赛事,产生了九位球王(其中,徐卫国蝉联第一届和第二届),被誉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山西郭博就是从河南卢氏第七届门球王争霸赛中险胜河南杨栋而一战成名,而后他在2015年云南弥勒王中王比赛中获得王中王,后又随队获得中冠赛冠军(上海)、第11届世锦赛冠军(日本新泻)。
不夸张的说,门球王争霸赛是在当时的“气候”和全国门球市场不景气的氛围中打拼出来的,至今仍是门球人茶余饭后的“谈资”。2015年,云南弥勒第十届赛事和王中王赛事结束后,主办人虽说还办了赛事,但影响力和关注程度已达不到从前。门球王争霸赛还能否办下去并越办越好,人们还将拭目以待。
中国门协适时推出了全国单双打门球赛,但影响力不够,顶层设计和运作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五、门球之苑读者杯挑战赛
该项赛事源于2010年山东滨州,至今已走过九个年头。该赛事基本固定在每年的“十一”国庆长假期间,分为男单、女单、双打、团体四个项目,一般赛程五天。
该赛事是中国门球界市场化运作最好的赛事。一般的办赛的主办者都赔钱,但经过数年的努力和探索,门球之苑读者杯赛事不赔钱,还挣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值得肯定的。此外,参赛人员热情和运动水平也属于上中游,尤其是时间节点选择的好,九年了,长盛不衰,年年举办,次次有新突破。
该项赛事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硬伤,比如:赛事规模过大,占用资源过多,从早到晚,疲于奔命。场次的时间有时改用过频,如在北京房山办赛时,预赛采用每场28分钟、25分钟、23分钟,裁判员们披星戴月,每块场地每天完成20余场球等等。
期待这项赛事能够办下去,走出一条充分利用方方面面的资源使得各方满意的办赛之路。
六、中国门球公开赛及总决赛
2016年,曾担任第四届中国门协秘书长的张娜接替荣升的第六届中国门协秘书长周卫中而主持中国门协日常工作,在她归来期间,她推出了中国门球公开赛及总决赛。实际上,公开赛已经早就有了,只是涵盖面和知名度还不够,多是一些门球领域的企业举办赛事活动而已。顶层设计这一赛事,让基层的门球人能有机会参加全国的赛事活动,其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从推进情况看,基本上达到了要求。
这项赛事能否还能办下去,当年的创办人已经离开了,能否坚持,主要是看后来人能否理解并能够坚持,与其同行的还有中国门协举办的“滨海之路”、“草原之路”两个赛事活动。
我不看好公开赛以及相连的两个赛事活动,倒不是因为创办人的离开,即使张娜还在任上,公开赛及总决赛也难以坚持,从这两年的发展看,办的有些勉强。没有达到中冠赛、中锦赛甚至一些女子赛、夫妻赛的影响程度。如果坚持办下去,需要顶层设计和协办以及赞助单位的落实,尽量不发生像今年的公开赛总决赛报名不踊跃的现象。
七、全国农村门球大联动及总决赛
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源于第五届中国门协执政期间。
不看好该项赛事还能够办下去并办得更好。主要原因是:如何界定参赛主体成分,地方尤其是省级这个层面的积极性,运作单位和协办单位的选择等方面。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半数以上,很多年前我曾和有关人员争论“农村(门球)如何包围城市”,就一些观点有过比较激烈的观点,我担任涿州市门协主席,早些年在修建农村门球场地上下过大功夫,曾修建了20块农村门球场,但现实是残酷的,场地绝大部分荒芜了,就有一两个村还勉强支撑着,纯农民打门球的还是比较少。从全国层面看,如果参赛主体成分不能很好的界定,举办全国赛事就值得研究了。当然,应该看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有的农村门球搞的还是比较好的,举办赛事活动有刚性需求。
八、全国少儿门球赛
这项赛事源于十多年前,是从第三届中国门协执政期间就有了的,历届中国门协对此都比较重视。我本人在取得国家级门球裁判之前,需要有三次国家级以上的全国执裁经历,河北廊坊、天津大港、河南开封三次全国少儿赛我都参加了临场执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本人偏爱少儿门球有时还高于老年门球,也曾买球杆装备过涿州一支少儿队(可惜未打出来)。从早些年的广东郑二小、近些年的重庆四面山以及一些地方的少儿门球,其发展势头是比较好的。
近几年利用暑假期间,中国门协举办全国少儿门球夏令营以及赛事活动是好的,希望能与时俱进,和国家教育部门以及相关机构联手搞好这一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九、全国女子门球赛
从2009年北戴河全国网友赛时任第五届中国门协秘书长的古桥听取网友意见建议开始,2010年在天津开始举办全国女子赛、家庭赛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民间举办女子赛比如冯建毅举办女子赛也有四次了。河南焦作的夫妻赛也办过多届,尤其是2018年刚在河南新安落幕的全国女子赛,60支参赛队和东道主的努力,使得赛事煜煜生辉。
门球大军中,女子是真正的半边天,从总体看,女子好像还略多一些。门球项目中的女子力量不可忽视,应下功夫抓并抓好,会同全国妇联以及相关部门机构,中国门协可以大有可为。
十、全国网友赛
第四届中国门协执政期间,曾允许网友队参加2018年在云南昆明举办的中冠总决赛,2009年第五届中国门协执政期间,在河北北戴河曾举办全国网友赛,大鹏鸟陈平州决赛战胜华油人一战成名获得首届全国网友赛单打冠军,中国第一快枪手万之正和刘根明搭档决赛战胜唐老鸭、唐胜平组合获得双打冠军,而后组建中国门球网友队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国际门球邀请赛(为来年举办的第12届世界门球锦标赛预演),后来,该项赛事在第五届中国门协手上夭折了,没能再坚持下去。
后来,中国门球网举办过几次网友赛。一些省市比如湖南、安徽、四川、陕西等都坚持举办网友赛,但没能达到理想的境界。门球网友赛,被公认为是“天下最难办的门球赛”。
互联网发达的年代,新时期的特殊情况,需要有一个全国规模的网友赛,期待能有人或单位站出来,揽下这件“瓷器活”。
十一、名目繁多的全国邀请赛
当今之中国,冠名全国赛的赛事很多,大概有三十余项次,大同小异,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历史还很悠久。
黑龙江的杜尔伯特(杜蒙),其少数民族赛办的很有特色,华北的京津冀、京南友谊杯、北戴河长寿杯,中原地区的牡丹杯、黄河杯、红旗渠杯以及长江流域城市赛、黄河流域赛事交流,海峡两岸交流赛,老兵赛、残疾人赛以及众多系统的赛事活动,龙胄、舜辉等企业的邀请赛等,都曾经是以及现在也是门球人交流的平台,有的还很有地域特色,有的也算是品牌赛事了。
一些新的创意如:大运河沿岸、俱乐部联赛、中日韩门球对抗赛、国际交流赛等还将会不断涌现出来。以新创建的国家开放大学北京老年学院门球学院为例,现正在北京谋划建立北京门球基地、在全国设立分院和基地、在原有的全国连锁养老机构基地内完善门球培训及安排赛事交流,将在某些方面有新的突破。
十二、引发的思考
1、纵观国内诸多赛事,还没有一项和国际接轨的门球赛事,这对世界门联会员国的身份和国内选拔球队参加涉外赛事不利。
2、还没有一项突出中国文化元素、凸显中式门球特色的赛事,尤其是在一些编排以及细节上突出创新。
3、绝大多数赛事还在收费,而且水涨船高。统一住宿,要求参赛队有随队裁判或缴纳不菲的裁判费用现象依然存在并日趋严重。
4、门球规则的修改过于频繁,过分依赖某些领域的专家,参与修规的人员过于单一,结果是“盲目修规,越修越盲”。
5、国家级层面的裁判员和教练员审批标准降低,片面强调年轻化,忽视综合指数和全盘考虑。
6、门球管理干部以及从业人员官本位现象严重,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培训一般化走过场,严重制约了各地门球运动的开展。
7、一些商家或企业急功近利,没有长远打算,没有把门球当成事业去搞。
8、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第六届中国门协换届后,连个二级机构都没有完成配套,现中国门协处于没人管的状态,官网资料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全国的门球活动情况。
9、对全国性的门球赛事宏观掌控不够,功课做得不够。已经三十年了,有些大赛的规程及细则还没有固定一定的模式,仍处于摸索状态。
10、宣传报道方面存在短板,手段单一,与发展的社会与门球人的需求相距甚远,有些官办的大型赛事甚至不如民间举办的一般赛事力度大。
还有一些,就不再列出了。
总之,在中国门协换届年的时间节点上,提出如上“观察与思考”,是为了发展的门球和门球的发展。
(2018,10.23.霜降 于北京朝阳悦鑫园)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6-29 14: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