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门球狂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43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谁不说俺家乡好 (六)

热度 3已有 470 次阅读2011-8-6 00:32

门球狂人戏聊---千年古县之中国#涿州 (六)

(明清时代,涿州治水不停,仍有动作。狂人续而解说):  
  (在涿州城北拒马河边狂人挥门球棒解说):  在当年郦道元冥想拒马河的地方现有一座石桥飞架南北,此桥名为永济桥,据史料记载该桥建于明万历二年。今天的永济桥主桥事实上是乾隆年间新建的,已非万历年间的老桥了。“十八省通衢冠盖如云斗大一州供忆苦,两千年旧郡河梁落日车(ju)停片刻感怀多”。这是当日乾隆站在自己下旨修建的永济桥上所题的楹联。在这幅楹联中,我们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对涿州历史文化和当下政治地位的认可。近两年来,涿州市文物部门通过对永济桥不断地探查与试掘,在南北两侧各发现引桥二百多米,加上主桥的一百五十多米,永济桥全长达到了627.65米,成为了当今的“天下第一长石拱桥”。在永济桥中间的桥洞处,现有一根高七、八米,重几吨的铁柱子,从铁柱子上的标记处可以看出,它已经在此静静地矗立了250多年了,那么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难道是球场上的中心柱?狂人现久思不解,有待诸位畅想也)
    千百年来,拒马河已经成为涿州这块土地上的主要水系了,而当初那条让涿州得名的涿水现在连水道都已难觅踪影,那么当年的涿水到底是什么时候干涸的,它的走向又是怎样的呢?对涿水最后的记载依然出自《水经注》。据《水经注》记载,涿水源自涿鹿山经过涿州向东流注入永定河。事实上,涿水对于涿州来说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意义,而恰恰是这条容纳了涿水的永定河成为了涿州甚至整个北方最具战略意义的一条河流。当年,秦始皇不敢贸然进犯燕国惧怕的正是永定河的变化无常,秦国之后的两千多年中,朝代虽历经更迭,而永定河却一如既往地在涿州这片土地上泛滥,不断地侵扰着涿州人们生活,特别是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统治者把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中国的政治中心整个北迁,永定河的泛滥成为了关系到国都安危的重大问题。

    在今天涿州东北角的永定河右岸上有一通被墨迹浸黑了的石碑,碑文是乾隆御笔亲题的堤柳诗,这首诗是乾隆专门为涿州金门闸所题。金门闸始建于康熙四十年,当时永定河河床上泥沙淤积越来越严重了,夏季经常泛滥,地处永定河上游的北京时时面临着水患的威胁,为此,康熙下旨建筑堤坝引小清河水冲刷永定河水中的泥沙。
    乾隆三年,清政府移建金门闸并将之改为减水石坝。事实上此时的金门闸与原来康熙年间所建的金门闸功能已经完全不同了,原金门闸是引水闸,其作用是节制小清河水借清刷浑,而乾隆年间的金门闸实际上已经改为排水闸了,是永定河上游一项分洪减水工程。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金门闸在37年后从引水闸变成了排水闸呢?

(在金门闸上狂人解说):  现存的金门闸是宣统元年由永定河道吕佩芬重建的,宣统金门闸完全是按照现代涵闸原理和构造设计的,实现了金门闸设计史上的一次革命。督亢渠、金门闸、永济桥以及永济桥西北侧的下胡良桥已经构成了我国北方最大、最完整的水利系统。由此可见,涿州作为明清时期进出京城和保护京城不受水患影响的重地,实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州。

路过

雷人
2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595025148 2011-8-6 20:51
真想到涿州考察一番!“我亦有心涿州州游,可惜双脚原地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4 1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