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自1874年出兵台湾开始,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
1879年,侵占本属中国领土的琉球;
1894到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霸占中国台湾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出兵最多,随后,它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在北京和天津的驻兵权;
1914年,出兵中国山东。
1927年6月27日,日本外务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
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1936年7月7日,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这场战争打了八年。
在中国人民的奋力抵抗、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消灭关东军、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并大肆轰炸进攻下,日本宣布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
日本正式对中华民国递交降书的日期时间为民国34年(公元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代表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日本代表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天皇裕仁(昭和天皇),地点在南京市陆军总司令部,是日八年抗战正式结束;而9月3日实为日本对同盟国各国递交降书,是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日本投降书原文
一、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
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投降书图片
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
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政府机关代表接收
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
投降书图片[6]
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
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军所颁发之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军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军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
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犯命令者愿受惩罚奉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签字人帝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
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 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
代表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并为对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之利益接受本降书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在中华民国南京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投降书图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