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04
【剪接转载】大家好,奥运会闭幕了,可以对巴黎奥运会进行总结了。
可以说这次中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我们进行了一次抗压测试。这次巴黎奥运会应该是中国在大国战略竞争背景下参加的第一次全球体育盛事,而奥运会差不多是其中最顶级的存在。
所以,大家格外关注金牌榜——注意,不是奖牌榜,是金牌榜,尤其是美国,不择手段夺第一的心理暴露无遗。他们为了保持对奖牌数的绝对统治,不惜利用项目设置,细分和增加欧美优势项目,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干扰或干脆砍掉中国的优势项目。由此可见,金牌榜、奖牌榜上的每一块奖牌,各国都会竭尽所能去争取,并非是可要可不要。从最后结果来看,美国可能会庆幸,还好在游泳、击剑等项目上给中国使绊子了,否则搞不好金牌数会被压过一头。
如果再多拿一块到两块金牌,比如在拳击项目上赢了阿尔及利亚那位具有性别争议的选手,最后结果会怎么样?那就是仅靠中国大陆就以 41: 40 把美国摁在地上摩擦。这就是大国战略竞争——看输赢、看金牌。
我们面临的美国是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对手。查不出兴奋剂不要紧,那就不停地查,查到中国运动员没办法正常训练,带着比美国运动员更大的压力去进行比赛,这公平吗?这不公平,但就是要搞你。这时候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全面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以前中国的体育精神是顶着压力克服困难赢得比赛,今天我们的奥运健儿这样做没有错,但我们的媒体及相关部门,还有相关从业人员,更应该为体育健儿们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压力,让他们只需要承担竞技的压力就可以了。
如果说奥运健儿们在承担额外压力的状况下取得了胜利,那是我们奥运健儿的本事。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或者当不公平来临时无法消解,那说实话,这是国家能力的不足,国家能力体系建设的迫切性由此体现。如果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是观念和认知没有跟上,本质而言也是无能。希望中国民众是有能,而非无能。
除此以外还可以看到,奥运这东西天然是有文化因素的,比如开幕式上那些多元文化带来的全球效应。整个奥运赛程看下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象征着一股清流,这个清流目前看起来观念还比较正常,没有被扭曲,而欧美的LGBTQ这种觉醒现在颇为走火入魔,拥抱亚空间比如拳击比赛那两块有争议的奖牌。国际拳击委员会和国际奥委会在这个问题上的显著差别是什么?是坚持专业的立场,还是坚持迎合大众文化标榜进步但实则极大地塑造新的不公平立场?
巴黎奥运会激战正酣,中美两大体育强国表现引人瞩目。若从奥运角度看中美地缘政治态势,又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中国从一个无名小卒,崛起成为美国在奥运会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这反映了中国在几乎所有其他方面的崛起,它成为二十一世纪决定性的地缘政治对手。”艾利森说,直到四十年前,中国还从未在现代奥运会上获得过奖牌,中国的首枚奖牌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的。二十多年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赢得了48枚金牌,而美国获得了36枚金牌。在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美国队夺得39枚金牌,奖牌数总计113枚,而中国队拿下了38枚金牌,奖牌总数为89枚。巴黎奥运会闭幕了,中国奥运军团斩获了44枚金牌、27枚银牌、31枚铜牌,这个成绩咋说呢?官方说法是开创了中国军团境外参战的最佳战绩。不过蛋总对这个成绩相当不满。第一,这次奥运会实力强劲的老对手俄罗斯没有参加;第二,我们虽然金牌总数虽然超了美帝,但有点胜之不武。
我们先说第一点——传统体育强国俄罗斯的缺席。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为首的42个国家,要求国际奥委会作出裁决,禁止俄罗斯参加巴黎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一向主张体育无国界,但是迫于美国为首的这42个国家的压力,也不得不拒绝俄罗斯了。毕竟要是这42个国家因俄罗斯而拒绝巴黎奥运会,法国和国际奥委会脸就丢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遭到了禁赛,但是在加沙屠杀了四万无辜平民的以色列却可以登堂入室,活跃在巴黎的奥运赛场,这足以证明了西方的双标和无耻。
这也说明,体育也掺杂着太多政治因素,国际奥委会也不得不屈从于霸权主义,甚至沦为霸权的工具。“体育无国界”,可能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体育强国俄罗斯的缺席,是本届奥运会的一大遗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很难说是中国军团境外参战的最佳战绩。
蛋总对中国奥运军团不满意的第二点,是因为我们胜之不武。毕竟,我们最大的对手——美国队的队员几乎全都有病,有的甚至百病缠身。
美国奥运代表团630名运动员中,竟然有450名哮喘病患者。此外还有不少人患有多动、癫痫、抑郁、阅读障碍、心脏病等疾病。
实话实说,他们本应该参加残奥会的。这样一支北美病夫队能站到奥运赛场,从精神上已经赢了,身残志坚莫过于此,何况还能夺金斩银,在金牌榜上与中国一争高下。
举个例子,巴黎奥运会的个人体操全能冠军拜尔斯,人家本身就是一个多动症患者,这个有医生开过证明的。她一边服药一边参加比赛,期间一共获得了四块金牌。巴黎奥运会的百米金牌得主、美国短跑名将诺亚·莱尔斯更是百病缠身。他发推说,自己患有哮喘、过敏、阅读障碍、注意力缺陷、焦虑症和抑郁症……
也就是说他不仅身体有病,脑子也有病,神经还有病。既然百病缠身,无论吃什么药都合情合理。但这么个药罐子,竟然拿到了巴黎奥运的百米冠军,你就说励志不励志吧。
美国前泳坛名将菲尔普斯,也是个病秧子兼药罐子。在为美国游泳队效力期间,因哮喘、多动、注意力缺陷和心脏问题,一直都发扬残奥精神,顶着病吃药训练参赛。
为什么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的运动员,总是得这几种病呢?比如哮喘,症状就是上不来气,也就是呼吸紧。既然上不来气,那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吃吃药,以增加肺活量,增加血氧浓度……
如果患有焦虑和抑郁症,那在美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吃药,增加多巴胺的供应,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加心脏排血量。吃过药以后,心情倍儿爽,运动格外有劲儿,也不知道疲劳和伤痛了。
那既然这样,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同国家申请用药豁免,通过率是不一样的。
对于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反兴奋剂机构,都在配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工作;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却是在配合美国的反兴奋剂机构(USADA)工作。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美国毕竟是WADA的金主爸爸。2020年特朗普对WADA表达了不满,说美国作为WADA最大的捐助国,应该在WADA中有绝对的话语权,但WADA做得美国并不满意。
2020年美国国家药物管制办公室出具了一份报告,威胁WADA说,如果不能满足美国在WADA中的话语权和它的捐助资金同等比例,美国将取消对WADA的捐助。
正是因为如此,WADA对美国的兴奋剂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兴奋剂在美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条完整而独特的产业链。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个药物研发强国,也是个药物滥用大国,这个药物包括毒品,也包括兴奋剂。兴奋剂这个东西,本质上属于作弊,虽然有风险,但大家还是趋之若鹜。
很简单的道理——富贵险中求。对于运动员来说,一旦取得好成绩脱颖而出,那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什么广告费、出场费、代言费接踵而至,美女帅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然而正常途径实在是太难了,竞争太激烈。很多细分领域,人们只关注冠军。为了夺冠,日复一日高强度的枯燥训练也未必能够奏效,有时候天赋上的差距,更是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而兴奋剂,却在各种鸿沟上架起了一道通向成功的桥梁,桥梁的一头是无人问津、血本无归和伤痛困扰,而另一头则是一夜暴富、名利双收,你说这诱惑得有多大。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有人问当时全世界198名运动员:如果我有一种神奇的药物,能让你5年内在赛场上战无不胜,但是5年后你会死去,你愿意吃吗?103名运动员,回答愿意。
还有一种需求,那就是由于对手用了兴奋剂,自己也不得不用,美国的兴奋剂已经泛滥到了如此程度。尤其是橄榄球项目,对抗性非常激烈,对身体要求极高,且这项运动关注度最高。
有需求就有生意,有生意就有人研发。在兴奋剂的研发上,美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国的兴奋剂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查不出来,万一查出来了,我可以豁免。说起这个,我们必须得提一提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百米飞人大战。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卡尔·刘易斯和加拿大的约翰逊,都是世界最顶级的田径巨星。
尤其是卡尔·刘易斯,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甚至被吹捧为二十世纪田径第一人,不仅多次打破百米、百米接力、两百米的世界纪录,还是一位跳远名将,数次打破跳远世界纪录。1984年至1996年,他创纪录地获得了9枚奥运金牌,他简直是美国的民族英雄。然而从1985年他受到了加拿大田径名将约翰逊的挑战。
也因此,1988年的百米大战格外受人瞩目,号称世纪大战。为了围观这场世纪大战,七万人的体育场,涌入了十万名观众,很多美国人和加拿大人,都想见证本国的英雄在这里夺冠。
随着一声枪响,两人如同子弹一样射了出去。很快,新的百米世界纪录诞生了——9秒79。获胜者是来自加拿大的约翰逊。他兴奋地挥舞着加麻大国旗,享受着大家的欢呼与掌声。
萨马兰奇亲自为他颁奖,各大报纸上头版头条都是对他赞美之词,加拿大人更是把他当作民族英雄。记者会上,约翰逊更是自信满满地说,未来50~100年,都不会有人打破他的记录。
然而很快问题就出现了,工作人员要求他提供尿样时,他开始推三阻四,说自己没有尿。双方因此还发生了语言和肢体冲突。但最后约翰逊迫于无奈,提供了75毫升尿样。
三天之后,又传来一则震惊世界的消息,约翰逊尿检不合格,成绩被取消,金牌被没收。而原本排名第二的刘易斯,递补成了冠军,获得了金牌。
约翰逊被禁赛之后,刘易斯独步天下。不仅如此,刘易斯还成了反兴奋剂的旗手,四处呼吁要严格药检制度,声称田径场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肮脏的地步”。
1996年,刘易斯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跳远项目上实现了神奇的四连冠。1997年刘易斯退役,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3年美国医生维德·埃克森一篇3000字的文字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文中揭露美国奥委会长期包庇纵容本国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丑闻。
其中附带了一份服用兴奋剂运动员名单,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刘易斯。刘易斯企图还打算狡辩,但在事实面前,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汉城奥运会前三次尿检阳性,依然被允许参赛。
说一千道一万卡尔·刘易斯只不过是美国体育界用高科技打造出来的体育明星,一方面是增加美国的软实力;另一方面是真金白银的利益链条。
美国依靠黑科技,在体育界掀起了一股造神运动,比如连续七年蝉联环法自行车赛总冠军的阿姆斯特朗,还被塑造成了抗癌英雄、励志典范。
2010年,前美国邮政车队的车手弗洛伊德·兰迪斯公开承认自己曾使用兴奋剂,并同时揭发了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在铁证面前,不得不亲口承认,自己在7次环法赛中均使用过禁药。
1988年还有一位神仙人物,那就是打破女子100米和200米世界纪录、拿下三金一银的美国女飞人乔伊娜,她被誉为“世界上跑得最美的女人”。在汉城奥运会前,她突然长出了很多肌肉,成绩也突飞猛进,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然而她名声大噪之后,突然宣布隐退(第二年)。1998年她在睡梦中猝死,年仅39岁。
此时的他,肾衰竭已经有两年多。他肾衰竭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长期大量服用违禁的类固醇药物。服用这种药物,可以更快、更显著地增加肌肉。
你现在知道他为啥身高1.68米(净高,穿鞋1.75),弹跳却高达1.1米了吧,也知道为啥他能封盖小巨人姚明了吧?生化战士,一切皆有可能,都是科技狠活。类固醇的副作用,首先是痤疮、掉发、盗汗、心情烦闷、记忆缺失、关节痛、高血压等,接着还可能让女性毛发浓密、月经不调,男性则会女性化,性功能减退。接着是心脏病、肾衰竭、中风瘫痪等。施瓦辛格就曾经服用类固醇,七次获得奥林匹亚先生桂冠。关于类固醇施瓦辛格是这样说的。而这种畸形,也在向教育领域蔓延。我们都知道,美国教育体系特别重视体育,能进入校队,能取得成就就可以直接升入好的大学。在这样的升学指挥棒下,兴奋剂也泛滥成灾。有了高科技加持,人不但长肌肉分外快,训练水平和强度也上去了,人的精神状态也格外好: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应格外敏捷,而且运动起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像个永动鸡一样。
我们观察美国的体育,有关速度、爆发力方面项目,美国总是保持明显优势。因为兴奋剂在这样的领域起作用。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射箭你打兴奋剂可能起反作用。
巴黎奥运会,中国无形之中揭开了美国的兴奋剂黑幕,原因就是中国队员表现太好了。尤其是潘展乐横空出世,在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金牌、并且打破世界记录,直接让美国破防了。
潜台词是我特么打那么多药都干不过你,你肯定也用药了。他们为了针对中国运动员,不惜和WADA翻脸,甚至宣称要动用FBI,调查并逮捕中国运动员。
事实是,中国游泳队接收尿检的频率世界第一,平均每天每人高达七次。而美国运动员一天一次都不到,更何况还拥有各种豁免权。
美国破防的原因很简单,骨子里他们还是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思想作怪,这也是美国搞霸权主义的思想基础(美国例外论),他们必须维持自己的优越感。
今年,我们在金牌数量上与美国平齐,也在他们垄断四十多年的赛道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这对美国的种族优越感无疑是个重创,也揭开了美国兴奋剂泛滥的黑幕。
帝国的崩塌是全面的,从工业到科技,从文化到体育,从硬实力到软实力,从神话般存在,到笑话般存在。对了,原本出差八天的美国宇航员现在还没回来,我只能说挺持久的。
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可以说是群魔乱舞、漏洞百出。那么庄重的仪式上,奥运会旗都能挂错。组织水平低下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故意夹带各种私货。
实话实说,相比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以及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算是最正常的。
当然你不能跟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比。有人这么评价,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仙界的,2021年东京奥运会是冥界的,而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是魔界的。这次奥运会设置了田径、球类、体操、拳击、摔跤、拔河等八个大项31个小项,来自各国的运动员们扬长避短、顽强拼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美国队,美国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在大多数项目上占据绝对优势。表现第二好的是韩国队(南朝鲜队),在长跑和体操项目上优势明显。
可以预测在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针对这些问题将有一个更全面、彻底、尖锐和复杂的斗争。参加奥运会就是要去斗争的,不仅在兴奋剂检查这种规则上面要去斗争,更是要在大环境上去斗争,要善于利用现场规则坚定不移地进行申诉。申诉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在现场要做出及时反应,作出反应之后,如果结果不满意,应该事后用足机制,充分把握规则细节,继续展开博弈。
一个非常清楚的例子就是美国和罗马尼亚。当时罗马尼亚已经拿到了铜牌,而美国现场投诉要求改难度分,结果原本属于罗马尼亚的铜牌被第五名的美国抢走了,罗马尼亚在赛后投诉此举违反了游戏规则,并列出第几章第几节第几条,证明美国的申诉无效。最后体育法院作出最终仲裁,奥委会依据这个仲裁,要求美国把铜牌退还罗马尼亚,美国正在表示震惊,后续可能还有发展,这就是国际体育赛事的博弈,而这只是一块铜牌,都不是金牌。
相比这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可能会觉得有点锱铢必较的行为来说,中国属实心有些大,心不能那么大,尤其是涉及到金牌、奖牌,这不仅仅是国家荣誉的问题,这对运动员本身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有些事情我们应该要坚持,而且要形成合力。什么叫合力?运动员在赛场上打出自己最好的成绩,教练员指导组在场外第一时间看到出现状况的时候,就要上去申诉,保护运动员的正当权益,然后整个代表团在比赛期间应该是主动发声、主动表态。
我们现场的记者采访一些八卦的、隐私的、娱乐化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已经被受众所唾弃的话题去做什么?做好记者的本分,把战斗力表现出来去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比如跑到美国运动员那去问一下你们的紫皮是怎么回事儿,对不对?由此向中国民众展示,中国媒体有能力在国际场合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
中国民众的大力支持会促进舆论的有效传播,有效传播后就会产生效果。比如潘展乐的“告状”事件,傲慢的对手受到网暴压力了,就知道该握手就握手,再也不会听不清,再也不会误会,再也不会莫名其妙不理人了。这种时候不要用体育精神去盲目装大方,更不要以此规训我们非常有棱角、有骨气、有才华、有天赋的00后新一代运动员,他们不应该变得过度油滑,也不应该逆来顺受那种东西;
游泳运动员潘展乐的“耿直”回答,彰显新一代运动员的骨气与自信。
竞技体育就像中国修仙小说里讲究的念头通达、道心清明,而不是受尽委屈、以直报怨,就应该是观点分明、棱角清晰。
我们要把劲用在正确的方向——争夺奖牌捍卫国家利益,赛出水平展现实力。至于风格,说实话这是比较文明的、高端的道德诉求,等到对手跟我们一样具有崇高道德的时候,再去追求这些东西也不迟,不要过于沉醉在那种展现自己道德优越感的虚假认知中。
道德这玩意是在体育赛场上是拿到奖牌之后,大家称赞这个优秀运动员的其中一个方向,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还处在比较务实和低级的阶段,都在抢奖牌。
展望未来,道阻且长,挑战艰巨。面对洛杉矶奥运会,免战牌肯定不行,这是我们必须要交的答卷。
首先,国家能力建设非常重要,要有自己相应的生态系统和相应的保障机制,从关键基础设施,比如运动员的衣食住行这些后勤保障方面,就要开始考虑如何在洛杉矶那样一个环境中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比赛环境,确保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真实的竞技水平,这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制度竞争——反兴奋剂问题要提上议事日程,不能允许借着所谓给中国运动员清白的名义,安排超出正常频次的检测,不能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和制度环境,因为这会严重地、实质性地干扰中国运动员的比赛,这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发挥实力,堂堂正正获取一个公平良好的环境,而不是委曲求全。
对于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的参赛至关重要。参与其比赛就是一种支持,是有条件的,只有有效保障这些条件,中国队才会参加。该说的话要说出来,不是私下说,而是公开、直白地说。
巴黎奥运闭幕,中美并列金牌榜第一,但是关于中美话语权的争议还在持续。“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表示“中国是美国全方位的对手”。此外,兴奋剂检查、判罚偏见、项目设置等有关讨论仍在进行。所以可以说是只有中美之间在奥运体育项目上才能进行全面的、总体的竞争。其他国家是远远无法望其项背的。前苏联是东方阵营的小联合国,所以才具备了这样的实力。现在的中国,作为单一文明的国家,在这方面所形成的挑战力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状态。拥有话语权可以体现为,你不仅参与规则的制定,还参与执行这些规则,作为执法者群体的一员,你的行为可以直接影响规则的制定、运作以及整个裁判执法的氛围。此外,拥有话语权之后同僚间会更给予你尊重,甚至保持一种必要的敬畏,可以减少歧视和偏心的现象。这并不代表着要特权,只是要一个公正的待遇。中国的话语权其实占比还是很少的,目前看起来只是在极少的领域,话语权的衡量是非常简单的。在相关的国际体育组织之中,你有多少工作人员、高层管理人员、裁判,那么你在多大程度上就能够参与规则的制定和规则的执行。这些衡量从方法论上讲是非常简单的。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整体参与还是不够的。简而言之,不管是举国体制还是商业化体制,其本质首先还是关于体育训练的资金、资源是从哪里来的问题。举国体制是由国家有组织的去发现人才、提供训练,重点发展某些项目,这可以说是一种体育的产业政策。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在最初需要国家通过有组织的、体制的力量去构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举国体制可以说在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刚需,所以没有什么值得谴责的地方。
简言之,在民间不具备这样的资源、整体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具备商业化良性循环的机制的时候,举国体制在很多项目上提供了所谓的第一推动力,也就是提供资源。不管是发现和培养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组织赛事方面、在国际社会去交流学习等,这些方面由国家提供最初的资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从国际政治视角来观察体育,中国如何培养出更多国际体育的官员?如何运用国际法,增加中国体育的话语权?怎样统筹“举国体制”与民间机制优势?
舆论保障塑造有效的舆论环境。有利的舆论环境在面对抹黑和攻击时能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反击,让运动员更加犀利、更加直白、更加耿直,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有这一切都非常重要。享受体育与出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享受比赛,让体育回归体育,进行真正的体育竞争,为了更快更高更强,实现人类的体能的最大化,在这样子的精神和宽松的环境感召之下,很多体育人才反倒能够涌现出来,然后反倒给国家最后带来更多的奖牌和更大的荣誉。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运动员,天然就是强大的、纯真的、自然的、快乐的和大方开朗的。就像我们这届奥运会,中国的一群年轻运动员,无论场上场下,表现得非常优秀,好多简直是近乎完美,那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享受体育,享受比赛,那当然给国家也带来了不仅是奖牌的荣誉,还有国人形象的提升。让体育回归体育,享受比赛、享受体育,这才是最重要的。看体育比赛可不是为了看着运动员放弃一切,只为拿到一个奖牌的故事。
能力建设是大国战略博弈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也在这届巴黎奥运会看到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有巨大的进步和希望。未来四年我们的实力能够持续不断的提升,在奥运赛场上能够创造出更多好成绩,打破更多垄断,去展现中国奥运健儿的能力和风采。同时,在体育赛场之外的环境和制度博弈中,中国的能力也要有实质性的提升,从而向世界更加全面地展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方方面面的风采。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0 0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