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中国门球网 返回首页

王歌@的个人空间 http://www.menqiu.com/?39615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天人合一 奇事发生 国运昌盛 贸易战必胜

热度 2已有 45 次阅读2024-6-25 14:42

   天人合一  奇事发生  国运昌盛  贸易战必胜

   【学习摘编】当下发生在新疆的三件奇异事件,这种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是万万不敢相信的,但在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竟然神奇般的发生了!
    第一件: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12万亩枯死胡杨林神奇复活。
    谁能想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的地带,位于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南41公里处的沙漠流沙区,已经枯死了半个多世纪的12.45万亩胡杨林竟然神奇般地复活了。
   为啥神奇复活了?当地护林员经过6年的引洪封育,最终使得这十二万多亩的胡杨林风倒木焕发了新生。这里曾经是生命的禁区,最大风力可达10级,由于叶尔羌河流域下游缺水干涸,林区12万亩胡杨连片干枯,常年的风沙天气将枯死的胡杨刮倒在黄沙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的“绿色走廊”撕开了一个19公里长的缺口,致使塔克拉玛干沙漠每年向林区推进5.3米,地表植被和野生动物销声匿迹,成为“生命禁区”。如今,因为有了重获新生的胡杨林,于是又有了像塔里木兔、黄羊、野鸡、狐狸、沙漠跳鼠和野猪这样的野生动物在这里活动。
   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局长张继翔说:“ 6年前,这里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胡杨风倒木区,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叶尔羌河下游断流、改道,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风倒木区12.45万亩胡杨林死亡。”2019年以来,巴楚县下河国有林管理局结合胡杨林拯救行动,在风倒木区实施引洪灌溉项目,先后建拦洪坝、引洪渠、拦水坝14条,引入叶尔羌河水3000万立方米,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抬升地下水位。同时,随洪水向风倒木区播撒胡杨种子5吨、红柳种子25吨、草种25吨,通过钢丝网封禁,铺设草方格、安排护林员巡逻等措施,逐步使林地生态得到恢复。目前,风倒木区已被巴楚县列为“胡杨天路”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点,铺就当地群众致富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试问,就这样的“逆天改命”你说牛不牛?没有中国共产党坚持在这种没有生物的地方死命干6年,怎么可能会有胡杨林复活的事情发生?那这事又和天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因为,现在处于大气变暖的周期,地球气候变暖,南方地区容易发水灾,但对于大西北来说,水却比过去丰富多了,所以每一次气候变暖的周期都是历史上中国的强盛周期。如果没有气候变暖,大西北缺水,恐怕再干也很难干得活这12万亩胡杨林。气候虽然变暖了,但沙漠的缺水程度不足以让这些胡杨林复活,那得当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死命干6年才有的成绩,这就是时代最好的天人合一!
   第二件事:塔里木盆地西缘边缘塔克拉玛干沙漠试种小麦成功。
   沙漠,一贯是寸草不生,更别说种植那些需要大量水分才能生长的农作物了。然而,在中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400公顷小麦作物实现了首次试种成功后的首次收割。沙漠试种小麦不但成功了,产出的小麦品质还很高,容重825克/升,达到一级小麦标准,亩产竟然高达294公斤。亩产近300公斤什么概念呢?2023年,全国小麦单产为385.4公斤/亩,也在这样的沙漠上种植小麦,听上去似乎是“天方夜谭”。那么,如何在沙漠里种小麦还能成功呢?技术,系统性技术,再加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这个项目,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干部领导干出来的,我们只需要看看种植的过程,就知道这件事多么不容易。
   首先是推平沙漠。日照的援疆企业耗时两个月,将沙漠变成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的平整沙地。2023年10月,6400亩冬小麦播种入土,经过出苗、过冬、抗风沙、抗旱、抗干热风等一系列恶劣条件的考验,成功存活。2024年开春,援疆企业又播种下600亩春小麦。日照援疆指挥部在提供资金支持之余,指派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引进农业互联网企业肥郎中公司进驻这块沙漠麦田,进行摸索、创新。
   试种小麦的过程中,日照援疆指挥部的技术人员定期到麦田里测量土壤数据,观察小麦生长态势,不断调整灌溉、施肥方案。指挥部距离麦田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技术人员们每日往返多次,不断根据小麦长势数据优化方案,调整技术,力求让这片沙土上长出的麦穗结实饱满。这样的沙漠种植都包括哪些技术呢?从土壤改良,测土配方,良种培育,精准施肥,物联网智能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种植模型,到定量高频滴,由于是工业化的技术,所以这是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沙漠小麦水肥一体化标准化种植技术方案。甚至,这个水肥控制都可以实现全程通过手机APP来调整,定时定量施肥,减少人工,能够节水35%以上、节肥30%以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事竟然干成了,你说神奇不神奇!不仅干成了,还可以像“玩种植游戏”一样在手机APP上科学种植,你说中国的综合技术能力得多牛?!这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改变生产力。就这样的生产模式,哪个国家能做到?就是说在沙漠里种出来的小麦,亩产竟然只比全国平均低不到24%。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呢?
  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近3亿公顷的沙化土地——由于各种因素而退化的土地——影响着4亿多人的生产和生活。3亿公顷是45亿亩,而我国一共才1.282亿公顷,如果3亿公顷沙化土地有三分之一能重新变成可耕种的农地,中国的国土承载人口的能力得提升一大截吧?整个新疆是不是可以增加两三亿的人口?试问,大气变暖+中国技术进步+中国共产党人的拼命干,中国的潜力简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三件事:新疆沙漠变发电站如果说沙漠可以变良田很神奇,沙漠变发电站则也神奇无比。 能把太阳能电池板装到沙漠里,然后把电在输送到需要的地方,那能源的成本岂不是大大下降? 中国的技术人员早就开始研究实践了。中国的太阳能技术、产能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大爆发,成本大幅下降,所以具备了大规模投资太阳能电站的经济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特高压传输技术获得突破,中国利用特高压传输技术,就能以非常少的损耗将远在新疆太阳能发的电输送到内地、输送到需要电能的地方。不仅如此,中国还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智能电网,可以科学分配电力。大家现在应该就明白了,为啥我国现在敢在气候变暖问题上与美西方硬扛了吧?过去,是因为他们有技术,可以欺负我们。现在,我们技术比他们先进,他们开始赖账了。但赖账也没用,我们拥有廉价的能源、先进的技术,他们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现在可以把沙漠变成太阳能光伏电站,还可以在海上建太阳光伏电站,简直是无所不能了!未来全世界哪个国家能突破能源。
  第四件事:空气变面粉
  如果说前三件还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逆天改命”,那么下面这件事可就不是“逆天改命”了,而是直接用科技突破了正常的大自然安排。
  之前,有人炒作过“水变油”,结果最后被证明是骗局。然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家马延和的团队却有了惊人的创造,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也被网友称的“空气变馒头”。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能直接用二氧化碳制作淀粉,那意味着淀粉不用种植就可以通过技术获得,那简直太逆天了!
  然而,马延和的团队却放了一颗大卫星,他正在推进二氧化碳合成淀粉项目迈向产业化,如今该项目已经进入工程测试阶段,向产业化又迈进了一大步。这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直接把农业给工业化了,获得淀粉不用搞种植了,直接可以在车间里生产获得,可以说是无法描述的奇妙。在马延和设想的车间制造中,二氧化碳成为原料,不但可以转化成淀粉,还可以转化成蛋白质、糖类。当人类获得淀粉、蛋白质、糖类的能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人类社会岂不是要发生腾跃式进步了吗?!
  就这四件奇事,试问哪个国家还有?那么,当一个国家总是发出很多意外的惊喜,那当然说明这个国家拥有强大的国运!
  国运昌盛,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的束缚, 只有中国能,其他国家都得靠中国才能在能源上有所突破,所以中国是真的能带领全世界致富的国家!
    2024.6.25


路过

雷人
2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海兰 2024-6-26 14:03
谢老师的报道、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3 00: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8-2015 Design: Comiis.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