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空调别太低,关节暖洋洋
酷暑天气炎热难耐,空调似乎成了大家的“避暑法宝”,不少人贪图一时凉快,往往把温度调得很低。然而对于办公室久坐人群来说,空调冷风长时间直吹,不仅容易让体内寒气凝滞,加重关节负担,更会使原本就酸胀、僵硬的肩颈腰背“雪上加霜”,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或疼痛不适。特别是关节炎患者,这种寒冷刺激还可能诱发风湿骨痛,使病情反复发作。
因此,夏天空调的温度最好设置在25℃-26℃之间,这样既能消暑降温,又可以避免关节受凉,为秋冬健康保养阳气。如果你生活的环境相对比较潮湿,还可以在房间里放一台除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的舒适区间,以免湿气侵袭身体,伤害关节。
02,泡泡温水脚,轻松通经络
夏季天气潮湿,再加上很多人喜食寒凉,体内更容易积聚湿气,不仅损伤脾胃,还可能诱发身体炎症。而三伏天用温水泡脚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帮我们将寒湿排出体外,又能通过足底穴位刺激,达到通经活络、调理脏腑的功效,对改善脾胃功能和内分泌尤为有益。
建议大家每天泡脚15-20分钟,将水温控制在38℃-40℃左右,感到微微出汗就可以啦。你还可以在泡脚水里加入适量的艾叶、生姜等温性药材,这样能更好地驱散寒气、促进发汗,帮助加快新陈代谢。如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泡脚,还能够放松身心,加快入睡速度,有效提升睡眠质量哦~
03,饮食宜温热,肠胃很舒服
我们的脾胃十分“喜燥恶湿”,一旦湿邪趁虚而入,就容易出现四肢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三伏天气候本就湿热,如果再多吃烧烤煎炸、油腻厚重的食物,就会积聚湿气、伤害脾胃,导致积食难消。因此,夏季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尤其是体质虚寒、脾胃较弱者,建议多吃些健脾祛湿的温性食材,如赤小豆、山药、茯苓、薏米、五指毛桃等,可以熬成祛湿营养粥,起到调理脾胃、祛湿养阳的作用。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喝太多冷饮。冷饮虽然一时可解暑热,但是寒凉之气都堆积在肠胃中,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脾胃功能。不如换成45℃以下的温水或温茶,既能消暑解渴,又可以促进排汗,把热气散发出来,帮助降低体温。湿寒体质的朋友还可以喝些陈皮姜茶,能够很好地温阳散寒、祛除体内湿气。
04,运动来养生,阳气更旺盛现代人长期久坐不动,容易形成脾虚湿阻的体质。而适量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帮助体内水湿代谢,提振阳气,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功效。三伏天气炎热,大家可以在清晨、傍晚等较为凉爽的时段进行户外运动,运动方式也建议以“轻、缓”为主,五禽戏、八段锦、太极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推荐一个祛湿排寒、补养阳气的经典动作“灵鹿亮角”,源于我国传统健身功法五禽戏中的“鹿戏”。这个动作能有效疏通手臂上的大肠经和小肠经,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帮助我
当然啦,保证充足睡眠也是三伏天给身体“充电”的重要方式。作息紊乱或长期熬夜不仅会干扰脾胃的工作节奏,导致湿气积聚,还会损耗气血、降低免疫力,甚至引发头晕、乏力等“苦夏”症状。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小时左右的优质睡眠。
研究显示,当夜间气温超过30℃时,人均睡眠时间就会减少约14分钟,并伴随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问题,从而加重身体负担。如果你时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妨来
华为运动健康APP听听舒眠解暑的助眠音乐吧。让潺湲的溪流声浇灭夏夜的烦躁,舒缓的白噪音配合轻柔旋律,能有效安抚神经,帮助你快速进入深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