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691|回复: 12

[其他] 不吐不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1 17: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吐不快


门球列入全运会,这是天大的喜事,我也是兴高采烈。
看了几场公众号转播的对决,比赛很精彩,讲解更是到位。
中央台昨天的转播,刚看了回放,也是同样。艾武老师的讲解和赛场的表演,可谓是精彩连连,相得益彰。


但有两点感觉:
一是门球毕竟是小众项目,加之之前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外行人很难看懂。电视直播,球号都不容易看清楚,加上10秒钟规则的严格执行,觉得节奏感不好,看着有些发懵。


二是转播镜头不注意跟球,闪带或送球不知道停在哪里,只能靠猜。我们会打球的都感到不完美,想做门球动画的更是感到遗憾。
可惜了这么好的场地,这么好的设备。
镜头跟球走那么难吗?


也可能是我过于苛求了,大家感觉呢?


点评

即然是全国性的门球赛,为什么门球协会不安排撮影师?  发表于 2025-6-21 20:10
谢谢老师不吐不快的精彩报道!  发表于 2025-6-21 19:57
发表于 2025-6-21 18: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江湖老师你好,你说的这些恰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是中央台直播,摄像员应该是电视台的摄像师,他们没有门球人的心理,假如是门球人的专业摄影师,他知道门球人要看什么,最关注什么,其镜头自然就甩过去跟着球走。门球外行的摄影师他怎么会有这种思维能力呢?我的判断不知对否?请老师给予指点。
       另外这种全国性的门球赛,至少应该两台摄像机并有分工,一个做主机兼顾全场及观众并主跟红球,另一个辅机主要跟白球,然后经过运用编辑机,编辑成完整的一场球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1 18: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注意到你发帖使用大字号估计是眼睛花了,不喜欢用小字,所以正文的字号我也调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1 19: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25-6-21 22:26 编辑

对楼主的看法我也赞同。

但是中央台的录像人员毕竟很少接触门球,难懂其奥妙, 能播就算不错了。
但是,门球录像一定要提高质量,我提出几点很容易做到的改进。
首先是要在高处拍摄,见过几个日本的门球录像,都是在三米左右的位置 ,场景比国内的清晰得多。反观我国的录像,相机位置 没有普通人高,观众的走动常把画面阻挡,远景时 球场占据画面不到二分之一。场上的情况能清楚吗?
第二是现在无人机很便宜,淘宝上 很少达到2000元的,100元以内 有号称“专业”的。不是要用无人机录像,而是用无人机的录像和遥控设备,把录像设备放在球场中间高处(当有屋顶时)或露天球场立杆在高处。录像部分不会占无人机的三分之一吧。 是一个门协机构应当都能负担得起。
第四是要在多镜头录像, 控制和切换输出,若能双画面显示更好。或者事后编辑也好。
第五是要在球场地空白处画一些图案,(箭头、数码等,不要对称的) 以便特写镜头可以让观众知道是在球场的什么位置。
以上几条 做到不难吧!
很多球为了电视观众做了改进,例如,乒乓球把球变大,变色。
门球的录像和直播要认真的研究了。

点评

突发异想, 建议把中柱拉伸和和深入固定在地中央,20厘米以下保持规定的尺寸 ,但是高度要在3米左右。 顶部安装遥控的录像机。这样完全不影响比赛 但是图像清晰很多。  发表于 2025-6-23 19: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1 1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不吐不快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1 2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然是全国性的门球赛,为什么门球协会不安排撮影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3 05: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玩门球 于 2025-6-23 05:48 编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是中央台直播,电视台的摄像师,是面向看热闹人们宣传门球运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3 06: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门球运动首次进入全运会。其他方面(如现场直播)工作并不完善,没有专业(门球比赛)的摄像师以及转播团队。随着门球运动的发展,现场直播也会越来越专业化。
现如今的直播是一人一(手)机,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不能求全责备。做现场直播现有:大郭门球、小不点(山东孙安炎)、铃儿响叮当(天津马玲)、张鹏、牧笛等门球爱好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09: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甲子 发表于 2025-6-21 18:41
我注意到你发帖使用大字号估计是眼睛花了,不喜欢用小字,所以正文的字号我也调大了。

谢谢老师关注!

摄像机的事,我早前发的帖子专门写过,即使条件再差,一个不变的全景(大全)是必须的。再有一两部拍近景或特写的作为补充就更好了。当然,除了电视台直播导播可以随时切换画面外,其他的媒体恐怕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之前赵玉书老师,烨鹤老师也多次强调的就是“镜头跟球走”,这也是当下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
眼花确实,但主要考虑的是现在受众大部分是手机观看,小字太费眼睛了。这也证实了一个问题:往往帖子阅读量还可以,只是跟帖的数量很少,因为手机阅读简单快捷,又不需要注册登录,不知我说的是否准确。


赞成烨鹤老师跟帖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3 09: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海兰、输赢一笑、玩门球、白音淖尔老师的关注和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