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755|回复: 3

防假冒伪劣,古人有何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4 1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有16处提到“质量”。中华民族追求质量的历史源远流长,值得进一步挖掘。
  我国古代的质量管理制度注重生产者责任和出售者诚信。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物勒工名”,即把制造者名字刻在器物上,以便于检验产品质量。战国春秋之后,不仅把工匠的名字刻在产品上,而且还会铭刻铜器的制造机构、官职名和工长名。
   在物勒工名发展过程中,一些广告用语也出现在相关器物上。西汉后期的四神纹铜镜上,常铸有“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夭下遨四海”。同时,汉代铜镜上已经开始用印章、印记标明生产者的姓氏、姓名及产地,可视为商标的萌芽状态。五代永陵王建墓出土的圆形铜镜的背面,铭有“长东形神冶、莹质良工、好珠出匣,似月停空”。唐代的一些瓷器上标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咱家小口天下第一”等字样。
    北宋时期还产生了图文并茂的标识。当时,山东济南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设计制作了一枚以小白兔为商品标志的、专门印刷商标的铜版。这枚白兔商标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方阴文横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店号,中间阳刻白兔儿图形,两侧竖刻阳文“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刻有较长阳文附记。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枚完全意义上的商标。
    我国自古就提倡“诚工”和“诚贾”,所谓“小商道做事,中商道做市,大商道做人”。质量诚信制度要点在于防止价格欺骗和质量欺诈行为,在于质量和价格的吻合。由此,“三日听海”等制度应运而生。
    唐朝规定马牛驼骡驴等交易必须立市券(官方发给买卖双方的券契),并实行“三日听海”制度:即三天内,买方发现马牛驼骡驴有病,卖方要无条件接受退货,否则就受到鞭杖40下。当然,买方同样不可欺诈。如果出现不诚信,把无病说成有病,也要受到同样的处罚。
    尽管强调责任和诚信,但假冒伪劣现象依然难以杜绝。甚至连宋高宗都为假药之事深感焦虑。为此,《宋刑统》现定,生产和出卖假冒伪劣物品,罪同偷盗;市官及州县官司知情不办,与造卖者同罪。(摘自11月14日《解放日报》赵文斌/文)
发表于 2017-11-26 15: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歌声嘹亮 于 2017-11-26 15:43 编辑

假冒伪劣何时休                                     管理体制应加强                                       发现歪货应严办                                      让他终生不安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14: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声嘹亮 发表于 2017-11-26 15:40
假冒伪劣何时休                                     管理体制应加强                                    ...

老师讲得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对假冒伪劣商品、产品都是人人痛恨的,好似老鼠过街人人人喊打一样。

点评

但愿假冒伪劣早日根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9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9 20: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糟老头 发表于 2017-11-29 14:50
老师讲得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对假冒伪劣商品、产品都是人人痛恨的,好似老鼠过街人人人喊打一样。

但愿假冒伪劣早日根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24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