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1511|回复: 20

特大好消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3 13: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光学 于 2016-10-13 13:57 编辑

  户口不再分“城”与“乡” “户随人走”即将出台!


  根据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3: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光学 于 2016-10-13 13:51 编辑

进城落户可保留土地承包权

  如果一个农民打算改变户籍变成“城里人”,他最怕什么?

  他怕失去土地承包权、失去父辈的宅基地、并彻底离开自己的集体经济组织。而在《通知》里,农民的顾虑都被打消了。

  《通知》指出,将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这三权的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将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并将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养老保险、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等方面加以落实。

  《通知》明确,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

  与此同时,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如期完成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探索形成农户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支持和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但现阶段要严格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

      而对于已经进城落户的农民而言,更大的定心丸在于他们将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落实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落实参加城镇养老保险政策、保障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例,《通知》指出,要确保基本医保参保人能跨制度、跨统筹地区连续参保。

  李长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我们的一项调查课题中,存在有20%的进城落户农民享受了‘双轨制’的保险制度。一方面,在农村有‘新农合’等农保,另一方面他们也能享受到城镇各种保险。也就是说,在社保体系的接轨方面,还有待制定更细致的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3: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城市也欢迎你落户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拓宽落户渠道,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

  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

  省会及以下城市要探索实行农村籍高校学生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高校录取的农村籍学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至高校所在地;

  毕业后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回原籍地或迁入就(创)业地。

  在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公共资源丰富,因此对外来人员的吸引力大,但由于这类城市的户籍限制让外来人务工人员落户很难;而中小城市公共资源相对不足,就业机会少,这类城市落户虽然容易却缺乏吸引力。面对这样的问题,《通知》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户籍人口比重低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指标控制,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4: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户口不再分“城”与“乡” “户随人走”即将出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5: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有户口,无论它是在城市或乡村,哪里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7: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西 发表于 2016-10-13 15:01
只要有户口,无论它是在城市或乡村,哪里都行。

那不一样!有质的变化:从前“打土豪分田地”如今才真正是了!农民拥有了田和地对于宅基地来说是《永久性的拥有》,这样,全民族的中国人就平等了!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8: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工离了土地不行,离了自己的村庄不行,农民工还是个生活不稳定的群体。是当前社会最受压迫和剥削的苦力,并非有人据说的农民工工资有多高多高,甚至超过了行政事业单位人的收入,那是造谣,是对农民工的不了解,甚或是污蔑。户籍随人走是正确的,是党和政府对当前农民工的关怀。

点评

关键是农民工的工作时长问题:就一天,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很长,有的十多小时;但,就一个月和一年,他们的时长就短了!工作不能持续,时有时无。  发表于 2016-10-13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9: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光学 于 2016-10-13 19:32 编辑
新乡快乐人 发表于 2016-10-13 18:22
农民工离了土地不行,离了自己的村庄不行,农民工还是个生活不稳定的群体。是当前社会最受压迫和剥削的苦力 ...


关键是农民工的工作时长问题:就一天,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很长,有的十多小时;但,就一个月和一年,他们的时长就短了!工作不能持续,时有时无。
   "是当前社会最受压迫和剥削的苦力"  此话不妥!对于工作你不满意可以走人。如今,换工作换单位不再通过劳动局进行对调了,愿干就干,不愿干,走人!多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9: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光学老师的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吗?乡下人能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吗?我看不见得。

点评

是真的!《通知》上都说明白了!  发表于 2016-10-13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20: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蟠龙 发表于 2016-10-13 20:10
真的吗?乡下人能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吗?我看不见得。

是真的!《通知》上都说明白了!
   不要再分“乡下人”和“城里人”了。时代变了,改个口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4 08: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学 发表于 2016-10-13 19:27
关键是农民工的工作时长问题:就一天,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很长,有的十多小时;但,就一个月和一年,他 ...

我是修路修桥的,接触农民工多年,他们吃的什么,晚上睡觉尤其是冬天是怎样生活的,苦不堪言。目前,他们大都分布在建筑工地,为城市修盖高楼、公园,表面好像工资比以前高多了,其实仍然是苦不堪言,大多数要想要回如数的工资,很难。所以他们大多数要在农忙时回家收获庄稼,以保证他们的养家糊口粮的最低标准。他们干的工作,是最苦,最累,或者是最危险的工作,而且是最受部分城市人,尤其是所谓的精英们白眼的工作,他们是真正生活在社会的低层,这是不应该有的而且是真正发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乡快乐人 发表于 2016-10-14 08:29
我是修路修桥的,接触农民工多年,他们吃的什么,晚上睡觉尤其是冬天是怎样生活的,苦不堪言。目前,他们 ...

最可敬的老师傅好!本人也当过几年工人(不过,是以混加玩过来的——我的师傅姓高叫玉正是工人七级,因他领的排出了事故,重新当工人的)有一天师傅与我谈:‘陈师傅,你专心学点技术嘛!’我对师傅很敬重,但回答这话后,让他永远不再理采了。至到我调离他身边,后来,同连队的师傅,工友们都喜欢找我玩,我的高师傅,从来没有来过,后来,我请工友带给他一瓶《西凤酒》,不知他喝了没有?说了一句:师傅,我学了没用,我不会长期跟你在这里的!
  是的,工人是最辛苦,最负累的(我那时不同的是工资高,每月都能拿到),还有,在部队所从事的《散山洞》伟大事业,我虽然不长时期当上了“施工、统计员”后来又调进司令部工程股,我知道:战友们为了祖国和母亲的安宁,都在满负荷的干!铸就了南国的铜墙铁壁!
  从上,了解我半辈子的生活吧!
  今看到《通知》我心花怒放,因为与劳,苦,累有着骨与肉的情怀!我全力拥护你的观点!总之,农民会一天天好起来!最明显的一点,也是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想要个农村户口,难,难,难,比登山还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4: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乡快乐人 发表于 2016-10-14 08:29
我是修路修桥的,接触农民工多年,他们吃的什么,晚上睡觉尤其是冬天是怎样生活的,苦不堪言。目前,他们 ...

老师傅,今天看了你的跟贴钓起了我几十年的回忆!
   在十二年前,我们战友《四十年庆》的会上我写下了《兵之歌》  献给辛勤,勇敢、无私、无畏的哥们!

                                                                      《兵之歌》

风华正茂,嘴上无毛,我戴上军帽,踏上了祖国的宝岛。用血、用汗,浇出了南国的铁壁铜墙。我自信,我自豪,因为祖国的安宁、是我心中的需要!
沧桑巨变,国富民强,你是否理解,我心中无悔的忧伤。勤奋、打拼,迎来了时代的改革开放。忆往昔,没商量,因为母亲的安康、是我心中的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0 0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