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738|回复: 0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革命理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8 16: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颜宝林 于 2016-10-8 17:34 编辑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革命理想

宜章老干网宣站:邓盘瑛

    今年,是伟大的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给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
     80年前,我们党领导红军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自然摇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那么长征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走365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74里。
    长征精神是用血与火熔铸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徐向前在回忆百丈关大战时说:“附近的水田、山丘、深沟,都成了敌我相搏的战场,杀声震野、尸骨错列、血流满地。指战员子弹打光,就同敌人反复白刃格斗;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长征精神是用生与死锻造的。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锐减为3万多人。担负后卫的红34师,原有7000多人仅剩下90多人。无数个“军需处长”为了战友甘愿以命换命。无数红军官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所信仰的事业。
    长征精神是用苦与乐冶炼的。聂荣臻元帅曾说:“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就感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长征以战斗之频、河山之险、给养之难、病疫之侵、霜雪之冷,考验着红军官兵的意志与耐力。然而,就是这支每时每刻与死神打交道的队伍,休息时,有的读马列经典,有的表演《红军舞》,有的用法语唱《马赛曲》,用俄语唱《国际歌》……到处洋溢着乐观,友爱和热情,被斯诺称为“最幸福的中国人”。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给世人留下了恢弘厚重的精神财富。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更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伟大的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80年前,二万五千里征途漫漫,红军将士用“量天尺”绘就的红飘带薪火相传,光彩依旧,始终是引领中华民族阔步向前的精神航标。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对于治党、治国、治军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今天,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质;就是要时刻不忘初心,在开放、交融的世界永葆红色基因。
    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缅怀长征历史,践行长征精神,凝聚起民族自强奋进的不竭动力,不畏艰辛、砥砺前行,是对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的最好纪念。
      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之所以自立自强,所凭借的无不是不屈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灿烂篇章。放眼世界,面对严峻的挑战、复杂的局面,我们更当高擎长征精神火炬,传承红色基因,凝聚中国力量,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颜宝林编辑、发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9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