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春华秋实 于 2016-2-3 19:28 编辑
前些天,寒风凛冽,飞雪飘落,同几位初学打门球的球友在球场边打球边闲谈怎样打球,我毫不吝啬,然也口无遮拦地谈论起打门球的体会:学打门球得一点一点来,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 我的亲身体验是,要从“三准一合理”开始,处理好爬与走的关系,不厌其烦地反复训练,为技术性打球奠定基础。即:站准位置,瞄准方向,把准击点,合理施力。
站准位置。站位与击球姿势有关,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与其爱好,确定击球姿势后而判定站位问题。无论哪种姿势,一经确定,不要见异思迁,随意变动,以免游离不定。如以竖向正打姿势站位,就得两脚平拉同肩宽,略窄于肩,不宜过大横跨,防止姿态不雅;两脚与自球成等腰三角形,脚尖距球25-30厘米,与目标方向线垂直;槌头在两脚间,距自球3-5厘米,并保证重心要平衡,肢体要协调,才能完成击球任务。 瞄准方向。根据击打自球或闪击他球前进目标点以远的方向,在站准位置的基础上,经过盲瞄、细瞄,达到准确无误的精度后再施力击球,不可噪行妄动,如击球进一门,要在开球区站准位置,经过盲瞄与细瞄,确定槌头,自球和一门中心点及以远方向重合在一条线上不偏不倚时,方为瞄准了方向。
把准击点。击点始终在自球正面的中心点上,无论哪种技术动作,不可偏离这个点,为了不偏离击点,挥杆击球时,眼睛必须盯住自球正面的中心点击打,切不可远视前方,亦不可盲视自球及其前方延长线施以击打动作。
合理施力。门球运动中的力,难于尽说,根据我的亲历感受,打门球的力,是一种肌肉感觉,运动用力,是心动脑动手动的综合反映而激活肌肉形成的一股合力,用力大小,要根据击打自球与到达目标点的距离远近来判定,目标远用力大,目标近用力小;目标越远,用力逾大,目标越近,用力逾小,实践中用力大小的尺度,没法说得精准,全靠操作者的感悟,这个感悟是一个训练、磨历、体会,用时间来积累的周而复始的过度。非此,不可能收到合理施力的预期效果。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初学门球的人来说,为了发展的需要,先基础,后一般,进行规范性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一开始就得要立定一个好的习惯,以免形成一个不规范的习俗惯性,弄成夹生饭后,纠偏就难了。
也许,我的体会,不具有初学门球人训练的普遍性意义,但作为入门或可有些许帮助,诚望广大球友不吝赐教!
笑谈 稿 春华秋实转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