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2 23:09:01

细说中国门球(六、规则问题)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8-11-23 18:23 编辑

       “细说一”,我讲了门球(槌球)这一运动主观、客观方面的关系,指出构成这一运动本体的客观要素是运动员、场地和器具,而这些客观要素的发展水平及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决定着相关规定——规则、规程和临时约定的修订和走向。“细说二、三、四”讲了客观因素的创新和发展,指出运动员的击球方式,技术打法和战术运用都有多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其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球杆从单一化走向了多样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且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好用;场地的使用不限于原始性的场地——天然草地,而是沙场、人造草场、天然草地并用,以沙场、人造草场为主,尤其是人造草场的发明,使场地达到了专业化的程度。所有这些就迫使我国的规则不能再完完全全的沿用现行的国际规则,在国际规则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已是势在必行。
      事实上,我国规则已经有所突破,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点:1.槌头。国际规则规定“原则上是圆柱体”,我们加了两句话,一是“几何图形不限”,二是“允许使用各种式样的槌头”,这一补充规定,贴近我国门球运动实际,对运动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人们可以试想,如果就是“原则上是圆柱体”,让绝大多人都用圆头杆子,对我国门球运动及相关产业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2.限双。2019规则开始搞,不成功,2011、2015规则改成只有二、三门的球门双杆,且只限使用一次,尽管还不是最理想,但它已经使经常出现的一方被清场、一方打一方看以及一边倒、半场球的现象有所缓解。3.分数不封顶。这是有史以来的一大创新:英国时代的槌球(门球)是限分不限时,最初双方只有四个球(一方两个球),场上球门六个,柱(桩)一个,每个球往返进12次门得12分,创桩加一分,13分为满分退出比赛,先打满26分者为胜。日本式门球(槌球)是个球满5分退出比赛,全队先满25分者为胜,30分钟内都不能满25分,分多者为胜,概括起来就叫作“即限分又限时的25分制”。我国2011规则规定,个球满分不退出比赛,可重新开球,继续参加比赛,得分累计,这样一来,总分就没有上限了,故称作“分数不封顶”。“分数不封顶”,使每个球自始至终充满着活力,激励球员苦练基本功,最大限度的挖掘运动员的技术潜能,充分发挥主力队员的主力作用,目前虽然已被广大球员所接受,但仍有部分人极力反对,并给扣上了一顶帽子——加重了一边倒。事实上,形成一边倒的原因是界外球,经常出现的一方被清场,全部成为界外球,且毫无作为,这才是“一边倒”的祸根。综上所述,规则方面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但是,也仅仅是初步,下一步的改革创新更加艰巨。
       随着门协的换届,2019规则的修订肯定要搞,为了搞好这次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立足本土,面对现实,坚定不移的以我国门球运动客观要素发展的实际水平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为依据,做好规则的修订工作。要在2011规则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的基础上,继续改革,继续创新。前面我已经讲过,构成这一运动本体的客观要素——运动员的技艺水平、场地和用具的先进程度决定着与其相关规定修订定的走向,现在有人把它们的这种关系搞反了,不是前者决定后者,而是后者决定前者,总是用已经过了时的规则或临时规定,确定运动实践中创新成果的取或舍。本来确实是创新,确实是实践中的新成果,却以不符合规则,或者搞个临时规定,给你否了。这是典型的头足倒立、本末倒置,如果总是这样的一种观念,这个规则的修订,即使搞100次也没有用,搞不出一部能够促进我国门球运动大发展,促使国际门球运动迈上一个新台阶、步入一个新阶段的成功的中国式的门球规则来。思想观念不转变,搞也是劳民伤财,还不如不搞。
       二、要有针对性。首先是要找准现行规则阻碍运动发展的弊端。这个问题人们的看发是不同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点:1. 节奏慢、运动量太小、对抗性和竞技性不强,适于中老年人,但对青壮年人吸引力不大,现在出现的后继乏人,与此有关;2. 过于凸显战术,打法太复杂、太神秘,一般人看不懂,看不懂就无人看,没人看必然会影响这一运动队伍的扩大和发展;3.    它不像足、蓝、排那样,自始至终都是拼技术、争分抢分,精彩的技术场面接连不断,而门球是开场到中场主要是站位、造势寻求造成对方被清场的机会,一旦得手则发起猛攻,这样以来往往是,前半场是双方教练斗智,后半场是一方打一方看,“一边倒”、“半场球”,没有多大观赏性。这些问题不解决,这项运动发展的潜力不会太大。2011规则以后,“限双”、“分数不封顶”,对上述问题有所缓解,但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最近有些人倾心打造“中式门球”,提出一些方案,是否可行,我看都还须要进一步的试行,边试行、边总结、边提高,直到得到大家认可为止。本帖只谈我个人看好的两种方案。
       (一)、增设“复活圈(也曾称为续击圈)”。即围绕中柱设一个圆圈,界外球打进这个圈可取得续集权。这个方案多年前提出,不少单位试行过,全国性的重大赛事——球王争霸赛也曾多年试行,但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圈太小,直径只有30厘米,一是很难打进去,二是即使打进去,由于中柱阻挡也很难发挥作用。2009年在山西寿阳举办的第四届球王争霸赛,圈的直径扩大到40厘米,来自西安的一位老汉两次打进续集权,并发挥了作用,最后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今年,狂人在涿州搞的“中式门球实验赛”,将圈的直径延长到75厘米,打进圈的成功率达到%40,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看了那个录像,觉得还不是太理想。全场有10人往圈里打,四人成功,在这四人中,2人击打三门前的球未果,1人由于中柱阻挡无法打球,只有一人轻打2门前的球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我产生了一些想法:一是圈的直径再延长;二是变一圈为2圈,即以中柱为基点,在其前后2米处各设一圈,这样做的好处是,处于不同位置的界外球往圈里打距离接近,再就是不受中柱影响。不要担心打进圈太容易,打进去只是取得续击权,要打上二三门前后的球难度还相当大,所以,不能把进圈搞得太难,否则,还是如同虚设,起不到一定程度复活界外球的作用。
      我看中复活圈的理由有五条:1.   它是对这一运动的一大创新,一直以来,这一运动续击权的获得就是两条渠道,一是球进门得分且不出界,二是自球撞击它球,双球均不出界,界外球打进续击权也取得续击权是开辟了续击权获得的新渠道;2.    它不是硬性规定,不是轮到界外球打球必须往这个圈里打,只是增加了一种选择,可因人因势而定,有利可图才做这种选择,比如,对方三门前后有多球,很可能一杆连得多分,这时即使没有十分的把握也要争取打进去,一旦得手,不但可以阻止对方连得多分,而且可能来个“反清场”,变被动为主动;3.   不论打时间还是打轮次,到最后,界外球都是毫无作为,有了复活圈就可以往复活圈里打,打进去,过了三门的球可撞柱得二分,没过门的球可打门前门后的球,搞好了即可阻止对方得分,也可使得自己得分;4.   它不以牺牲其他技术打法为代价,如精准的闪带照样进行,其他任何方面都不会受到影响;5.   可激励球员苦练力度、角度、轻打、粘球等各方面的基本功。我希望继续试行,直到取得大家认可为止。
    (二)、实行多局制。具体地说,时间缩短为15分钟,一场球打多局。可红白各一局,得分累计;可三局两胜;可红白各两局,得分累计;也可五局三胜。这有什么好处?凸显技术,一门留球或战术空调球会大量减少,精彩的技术场面增多,增强观赏性。有人可能认为这太简单,不喜欢这样的打法,没关系,附则中可注明:仍可选择其它打法。
      三、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是基础,创新只是继承中部分的革新和发展。事实上,当年日本对英式槌球的革新,主要的也是继承,真正具有革新意义的就那么一两条。首先说继承:槌球(门球)这一运动的本质就是用槌击打球的体育运动,这一点丝毫未变是完完全全的继承。其他还有很多带有规律性的运行也都是继承下来的。比如:不是双方同场竞技,而是交替上场;是个人上场不是全队同时上场,其顺序是以球的序号依次交替上场;   进门得分,撞柱得分;   得分的顺序按一、二、三、柱依次进行,后续得分以前面得分为前提;运动的前后连接靠续击权,续集权不失,接着打,失去续击权,双方交替;    击球一次性;   闪击(英国时代叫贴击)用一只脚踩住双球,击打自球将它球颗走-------等等,所有这些全是从以往槌球运动继承来的。新的变化有什么?球的大小变了;场地长、宽尺寸变了;球门宽、高尺寸变了;球的序号区分变了,所有这些均属渐进的量变,涉及不到运动的质变,只有两种变化具有局部质变的性质,这就是“只限分不限时改成即限分又限时的25分制”和将6门1柱(英国)、9门1柱(美国)改成3门1柱,这两项革新引起运动较大的变化,但也没有导致这一运动根本性的质变,它仍然是“用槌击打球的体育运动”,只是将凸显技术变成凸显战术,凸显竞技变成凸显康乐,即是参与面广泛的社会群众体育又是能进奥运的竞技体育变成以中老年人为主的休闲体育,所以,日本式的槌球(现代门球)并不是一项新的体育项目,只是以往槌球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的规则修订,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既不能对以往的东西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运动的本质是不能变的;属于运动规律性的东西都要继承;有利于运动发展的其它因素,也要继承;已经成为运动发展桎梏的弊端,要下决心,通过改革创新将其剔除。这一点,我们应向当年日本人对英式槌球的革新学习,该大动“手术”的就要“大动手术”,只是搞点文字修饰或修枝剪叶的“完善”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所以,这次修规,要做到进一步的突破,必须要有勇气、有胆识、而且还要有那个能力。
      (修规的具体意见,我在泰虎征求意见的主贴,以跟帖的方式发过了,将在本帖的跟帖中粘贴过来。)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2 23:28:20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8-11-3 10:15 编辑

    我于今年4月4日,在泰虎网友的跟帖中,对规则修改提出具体建议,全文如下:
             关于规则修改我已在“中式门球”区发了6个序列帖,现将其简化在此跟帖,望楼主传递给徐勋炳老师。
      一、场地。
      1.明确质地。英国时代有明文规定:“槌球是在平地和草地用槌打球进门的体育游戏”;国际规则没有明确质地,但赛事规程一般规定为天然草场。中国有句名言:“明人不做暗事”,我们的规则应明确场地的质地为沙场、人造草场、天然草场并用,以沙场、人造草场为主,正规的大型赛事,一般使用人造草场。
      2.开球区设在比赛场边线以外,其外沿线与比赛场地四线保持一球稍多一点的距离。现在的两线重合不合理,尚未开场的球是还未进场的球,进场必须是在场外,压在重合线上说是开球区,实际已在场内,从场内进场与理不通(鉴于目前场地都是两线重合,也可要求球必须放在开球区内不接触比赛线的位置)
       二、器材。
       1.球。有人建议序号由数码改为颜色区分,这有待于进一步试验,可暂不变。(如果变,烨鹤设计了一套方案,比较好)
       2.球杆。“一般为圆柱体”删掉,这不符合我国这一运动的现实情况,也和“允许使用各种式样的球槌”自相矛盾;“槌柄固定在垂头中间”,可改为“垂直固定在锤头上”,含糊一点,为球杆进一步改革留有余地。(前几年在霸州比赛,见到一种球杆,球柄不在球槌的中间,偏有三四厘米,球柄两头,一长一短,短的为击球端面,击球时不撤杆,用盾击法直接击打自球,无论进门还是打球,远近成功率都很高,我想这样的球杆将来也很可能得到认可)
       三、开球。
       1.开球应有明确的定义:“开球是未进场的球,在开球区通过一门进到场内”。
       2.一门得分恢复以往的规定。门球比赛只有进二、三门得分,不存在进一门得分,因为进门得分只能是场内的球,场外的球进门是无效的,因此,一门得分是开球成功顺便得分,开球不成功,球即使通过一门也不能得分。怎么样算开球成功,要具备三点:(1)、球放在开球区内(不接触比赛线);(2)、通过一门;(3)、球留在界内。(开球的目的就是让球进到场内,跑到场外去了不能算成功)
       四、击球。
       将“允许放弃击球”改为“允许放弃球击球(闪击除外)”,原规定容易误解,如:是否包括闪击?,后来搞了个补充说明:“允许放弃击球(含开球和续击)”,仍然不明确,包不包括界外球进场?有人说不包括,为什么?所以,改为“允许放弃击球(不含闪击)”为宜。
       五、10秒问题。
       1.继续执行“10秒”,但起始时间要加以区分:开场或界外球进场以呼号为准;一般的续击以球静止为准;闪击以捡拾它球回位为准(出现故意拖延时间,及时提出警告,仍不听者判罚停杆)。
       2.在附则中除打轮次再增加一条:康乐型的赛事或各地小型赛事可不执行“10秒”(故意拖延时间者,按上述办法处理)。
      六、限双问题。
       1.实行一次“叫打”,偶然碰上的不算数。
       2.在附则中加一条:有些竞技型赛事可取消双杆。
       七、尽量减少犯规的规定。
      比如:界外球进场撞击他球就可以视为不犯规,被撞击的他球移动无效,放回原位,自球落在哪里算哪里。原规定主要是防止界外球故意撞击对方球,使其移动到不利的位置,有了移动无效,问题就解决了,而且可减少界外球。(类似情况还有,只要不影响比赛都不要定位犯规)
       八、增设“复活圈”,即围绕中心柱设一圆圈,界外球打进这个圈可取得续击权,这样就一定程度的复活了界外球。多年来,人们最反感的是“一边倒”、“半场球(时间过半,甚至不到一半,大局已定)”,以往我们总是归罪于“多杆球”,其实这是现象,不是本质,真正的祸根是一方被清场,全部成为界外球,而且这些球毫无作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是一方看,一方打,被清场的一方若再次形成攻击力,没有10到15分钟不行,这样的比赛还有什么看头。所以,一定程度的复活界外球已是当务之急,“复活圈”可以起到这个作用。“球王争霸赛”,已试行多年,不见成效,得不到认可,原因是圈的直径太短(30厘米),必须延长,使圈扩大,多大为宜,我的意见是:一般运动员打进去的几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高水平的运动员打进去的几率要更高。不要害怕打进去的几率高,打进去只是取得续击权,除了撞柱,既不能进二门,也不能进三门,只能打二、三门前后的球,那个难度还大得很。即便如此,界外球已不是暂时死掉的球,而是仍有一定攻击力的球。(门球狂在霸州试验已有长足的进步)
       九、比赛时间问题。
      现行规定是:30分钟或打五轮,我主张打多局制。每局时间15分钟,可以是红、白各一局,得分累计;或三局两胜;或红、白各2局,得分累计;或五局三胜。这有什么好处?
       1.减少偶然性;
       2.凸显技术,适度的弱化战术。因为时间只有15分钟,如果还是一再的一门留球,或大量的空调球恐怕不灵了,很可能开局就是拼技术,争先得分。有人认为这样的打法没意思,没关系,我的主张是两条腿走路,即限时又限分的25分制仍在附则中保留,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英式槌球凸显技术,基本是进门、撞柱的表演,没有多少战术问题,而日式槌球(现代门球)凸显战术,实现了技、战术结合,这本来是一大进步,但有点过度了,凡事都有个度,过度了,优点会变成缺点。现行的门球,说白了就是双方教练用各自掌握的五颗智能棋子在下棋,精彩的技术场面不多,缺乏观赏性,不是非常在行的人看了是一头雾水。
      十、分数不封顶。
         这是2011规则已解决的问题,本不应再提,但有人要求取消,万万不可。分数不封顶,是800年来的一大创举(英国是限分不限时、日本是即限分,又限时),它使每个球自始至终充满了活力,能最大限度的挖掘球员的体能和技术潜能,充分发挥主力队员的主力作用,激励球员苦练基本功,完全是积极的举措,为何取消??      十一、在附则中加一条:不同赛事可做补充规定。(如全国职业联赛就必须有补充规定)       十二、限制多头指挥的规定,有待于完善,现实的情况是搞成了“一个喇叭,五个哑巴”,这不利于培养相互协调、默契额配合的团队精神。
       不妥之处,望与斧正。

花甲子 发表于 2018-11-2 23:45:26

此帖已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09:10:49

花甲子 发表于 2018-11-2 23:45
此帖已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谢谢您的转发。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09:15:14

       谢谢夏益民网友分享本帖。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0:21:57

   本人只会打球,即没当过教练,也没当过裁判,规则修订是个门外汉,之所以也谈规则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0:27:24

      现行的国际规则是80年前根据当时的背景制定的,现在的情况变化大了,该是大修大改的时候了。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0:37:03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0:27
现行的国际规则是80年前根据当时的背景制定的,现在的情况变化大了,该是大修大改的时候了。

       规则该不该修改,怎么修改,依据是什么?依据就是要看它同构成这一运动本体客观要素的发展水平是否适应,适应就不必大修大改,不适应就必须大修大改。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1:23:12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0:37
规则该不该修改,怎么修改,依据是什么?依据就是要看它同构成这一运动本体客观要素的发展水平是 ...

    修订我国规则就必须以我国运动发展的实际水平为依据。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1:33:36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1:23
修订我国规则就必须以我国运动发展的实际水平为依据。

      我国运动的发展水平,实际就是运动员的技艺水平和场地、器具(主要是球杆)的先进程度。不客气的说,这些方面我们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2:11:18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1:33
我国运动的发展水平,实际就是运动员的技艺水平和场地、器具(主要是球杆)的先进程度。不客气的说 ...

    不顾我国的这一实际情况,两眼只盯着哪个过了时的老规则,就是只唯上、只唯书,不唯实。

门球卫士 发表于 2018-11-3 12:36:25

赞赏您的门球理念,您是中国门球规则改革的坚定者,佩服!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3:40:42

门球卫士 发表于 2018-11-3 12:36
赞赏您的门球理念,您是中国门球规则改革的坚定者,佩服!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3:45:22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8-11-3 12:11
不顾我国的这一实际情况,两眼只盯着哪个过了时的老规则,就是只唯上、只唯书,不唯实。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一贯的作风。

夏益民 发表于 2018-11-3 14:23:51

                                       也谈增设“复活圈”,缓解“一边倒”
                                                                      -----修规建议
         听说2019年将要修改<门球规则>,不少资深网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修改建议, 最近我阅读学习了戈壁梭梭2 <细说中国门球(六、规则问题)>很受启发。我作为上网六年打球八年的普通门球人出于对门运的关心,也鹦鹉学舌地提出一条修规建议,供参考。         门球比赛中,一次有效的双杆球、擦边球、闪带球、远击球、派送球或幸运球等, 都能将对方球闪出界外,频繁产生的界外球失去击球权,从这个角度看门球比赛,形成“一边倒”的态势必然会产生, 会造成双方击球权的严重失衡,有失比赛的公平、公正。          比赛按顺序击球,先手球为强,抢先击到对方球闪击出界外,则造就己方的下号球成为王牌球,又可将王牌球派送去进攻吃掉对方球,夺得优势,再进门得分,劣势方技术再高也只能望球心叹,技术得不到正常发挥。这就是界外球没有击球权,不能平等参与竞技所致。“一边倒”的态势,导致优势方在场内“唱独角”戏, 劣势方站在场外“观赏”,望球心颤,球员受冷落,内心受伤害,这种尴尬局面很不和谐,常引发异常心理和不文明言行。          现在门球运动确实节奏慢、运动量小,适于老少弱势群体,对青壮年人吸引力不大,致使门球人口结构不协调,后继无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经常出现一方被清场,全部成为界外球,致使比赛成为“一边倒”、“半场球”;过于凸显战术,30分钟内,大部分时间是留球、战术调球,直到最后几分钟才抢分夺分,这样的打法,精彩的技术场面少,显得神秘、复杂,不易看懂,缺乏观赏性。          我认为要改变这种尴尬的“一边倒”局面,就要修改《门球规则》,增设复活圈是门球前辈早就提出的一个设想,它能起到一定程度复活界外球的作用。圈的直径多长为好(我认为80公分以上),以多数人能打进去为宜。不怕打进去的机率提高,打进去只是获取的续击权,要进门或打球,难度还较大,只有比较容易打进去,才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复活界外球,大大缓解“一边倒”、“半场球的问题”。同时它还能激励球员苦练力度、角度的基本功;苦练中远距离的撞击;丰富技术打法的内容。但增设“复活圈”并不要求界外球必须往圈里打,只是增添了一项选择,没有把握就不打,仍然选择压线或为他球接力,只是到了最后几分钟,压线毫无意义,或者场上局面出现了极好的机会才选择进“复活圈”。            改革创新是事物发展的第一动力,门球规则改革能促进门球运动进一步发展。只有极大地减少界外球,才能形成公平、公正的比赛氛围,才能建立和谐竞技的门球运动新模式,也就很难形成“一边倒”的局势。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细说中国门球(六、规则问题)